治家之道

文/人間社記者胡巧鵝 |2019.04.07
2077觀看次
字級
覺培法師 圖/人間社
蔡國華居士 圖/人間社
陳素雲居士 圖/人間社
林文輝居士 圖/人間社
張瀞芳居士 圖/人間社
郭瑞宗居士 圖/人間社
陳麗文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胡巧鵝

佛光山福慧家園「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系列講座,三月三十一日在法寶講堂舉行,主題「治家之道」。禮請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蔡國華、督導陳素雲、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副會長郭瑞宗、旗山第一分會會長張瀞芳、及小港佛光童軍團團長陳麗文等擔任與談人,與現場三百位信眾分享三組家庭的夫妻相處之道、凝聚家庭的核心思想以及傳家寶等。

覺培法師首先介紹六位與談人由三戶人家所組成,他們分別穿了不同的服裝,有童軍團、特勤金剛、讀書會和國際佛光會服等,代表了不同身分,同時邀請他們從佛光小叢書系列的《治家之道》,選出一篇文章為大家導讀。

蔡國華引用星雲大師的〈治家五法〉:家和萬事興、積聚諸善事、能量入為出、以教育為本和忍讓為家風,強調教育的重要,教育可以改變氣質,改變命運,並以自身經驗提到倫敦郊外一座偌大的莊園,因為經營者的善良、受到好的教育,目前已傳到第十九代。此外,夫妻相處要懂得讚美、尊重與協助太太。同時表示,以信仰做中心,三好做行動的準則,「大師不做『呷教』和尚,而我們不做『呷教』信徒。」

受成長環境影響,個性較文靜的陳素雲表示,婚後為配合先生蔡國華,培養共同的興趣,如看電影、旅遊等;若遇意見不合,從包容取得諒解並且放下。隨喜讚歎,讓生活中充滿了樂趣。大師說:「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陳素雲說,慈悲、善良、歡喜和忍讓,應做為家庭的核心思想。

親子之間,林文輝強調溝通的重要。他表示,試著讓孩子自己決定做作業的時間;學習陪伴太太,多說讚美感謝的話,更重要的是為他解決問題,專心聆聽,理解對方的需要,可以皆大歡喜。他表示,家中成員做到不計較、不比較,同時認知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以開放的心胸接受彼此的差異,重要的是有共同的信仰,家庭就很快樂。

「感謝婆婆帶領我們進入佛光會,因婆婆是佛光人,與社會接軌,所以家庭中沒有代溝問題。」張瀞芳表示,家和萬事興,大師說,家是人生的安樂窩,慈悲是家庭幸福美滿的動力,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將信仰傳承給孩子,落實大師的「身、口、意」三業修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一起帶給大家信心、歡喜、希望和方便,讓孩子能與大眾結善緣,廣種福田。

成立童軍家庭的郭瑞宗說,加入佛光會並承擔會長職務,同時帶領孩子在童軍活動中薰習。對於家庭,夫妻之間除了互相欣賞之外,如大師所說要互相體諒,例如一起做家事、帶小孩,遇有困境,共同努力解決,懂得體貼、服務。他認為,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凡事往好處想,在善的循環中,可培養家人的積極觀。

「為他做一份營養早餐」,陳麗文道出體貼先生的具體行動:在家中照顧好孩子和長輩,先生繁忙時幫忙開車,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同時在家人面前讚美先生的辛勞和付出。童軍教育中培養孩子認識自己,了解愛是可以分享和複製的。陳麗文指出,本著「一日童軍,一世童軍」的精神,行三好、四給,以教育為本建立書香家庭;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服務大家。

「大師認為,家庭是人格最根本的搖籃」,覺培法師表示,家庭穩固了,所培養的子女就知道如何與人相處;而夫妻互為恩人,彼此成就對方;聽到好的佛法要與家人分享,全家一起傳承信仰,營造佛化家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