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後的敦煌莫高窟道士塔吸引遊客參觀。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因散文《道士塔》而聞名海內外的敦煌莫高窟道士塔近期完成修繕。歷時一年多時間的保護加固後,塔體的糾偏措施達到了預定目標,塔基加固效果良好,目前塔體安全穩定。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郭青林介紹說,二○一七年四月底,利用所內全站儀和三維掃描儀對道士塔塔體傾斜量進行測繪和探測,發現塔體向西北傾斜,塔基裂隙張開度明顯增大,塔體穩定性受到了嚴重威脅。隨後,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對道士塔進行了歷時一年多的搶險加固,至二○一八年十一月結束。在施工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結束至今,均定期監測塔體。
道士塔,即王圓籙塔,在莫高窟現存的二十九個佛塔中編號為四號塔,位於陳列中心西側。塔體高八點六九公尺,塔身最大直徑二點六八公尺,整體呈寶瓶狀,上部三顆蓮花球依次相連。據其記載,王圓籙於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七月三十日往生,百日之後,弟子為其立碑築塔。
一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寄居在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籙,在清理洞窟的積沙時發現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藏經洞。據統計,從藏經洞中出土的文獻約在五萬件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佛教典籍,還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的典籍,以及官府文書、四部書、社會經濟文書、文學作品等大量世俗文書。
目前,敦煌藏經洞文物分散保存於世界十多個國家的數十家博物館中。藏經洞文獻連同敦煌石窟藝術的實物遺存,為中國和絲綢之路沿線的中古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資料,為學者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被稱為打開世界中世紀歷史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