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流觴石刻 提報文化景觀

 |2019.04.04
3432觀看次
字級
故宮前副院長莊嚴早年因發現這塊刻有「流觴」兩字的石頭,重現「曲水流觴」。圖/資料照片
故宮前副院長莊嚴早年因發現這塊刻有「流觴」兩字的石頭,於一九七三年重現「曲水流觴」雅集。圖/資料照片
故宮前副院長莊嚴(左二)一九六四年在台中北溝故宮下方小溪舉辦曲水流觴。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一九七三年,故宮前副院長莊嚴無意發現故宮西側溪渠旁石頭刻著「流觴」兩字,引發他邀集文人雅士,重現書聖王羲之在西元三百五十三年舉辦的「曲水流觴」雅集。近半世紀過去,文資人士近日重新發現這塊隱沒在草苔中的「流觴」石刻,決定提報為故宮周邊文化景觀新事證。

故宮建築群多年前就由北市府文化局列冊,但遲未審議。由於故宮推動「新故宮」計畫將影響正館及廣場,文資審查小組昨會勘相關文資價值。

大雙溪好土聯盟召集人練燕村表示,前天主要是會勘正館、廣場、至善園,但他們希望文資委員考量的歷史脈絡更完整,盼也會勘故宮其他建築、周邊宿舍群、山洞庫房、曲水流觴等。

古文人遊戲 流傳亞洲各國

「曲水流觴」是源於古中國的遊戲,人們在溪渠放置酒杯順流而下,酒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後也流傳亞洲各國。王羲之當年在昨浙江紹興的蘭亭,在去除不祥的修禊祭祀儀式後舉行流觴曲水,四十二人邊飲酒邊吟詩為文,結成《蘭亭集》,曲水流觴自此風行於文人雅士間,王羲之酒中揮毫的〈蘭亭集序〉,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練燕村說,她早就聽說莊嚴在故宮初遷台中北溝時曾重現曲水流觴,後來在故宮現址周邊也辦過。她請教老故宮人並自行會勘三次,才在西側停車場土地公廟附近發現曲水流觴位置和石刻,將現場和莊嚴之子莊靈拍下的活動老照片相比對,更感神奇,期盼文資委員重視這段歷史。

莊靈說,父親是書法家,一直很崇敬仰慕王羲之。護送故宮國寶來台後,莊嚴有感曲水流觴這千古佳話在民國後辦的次數漸少,戰亂後終於比較安定,便在一九六四年北溝首次正式舉辦曲水流觴,還仿古人在農曆三月三日上巳日舉行。

故宮會勘 市府將開公聽會

莊靈說,一九七三年,父親散步時偶然發現溪畔石頭刻有「流觴」字樣,下方署名「九丰」,考量當時附近只有農戶,推斷可能是日據時代有人在此舉行過曲水流觴,因此契機也又重現曲水流觴。莊嚴當時還請故宮技工張銀五拓字,把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學生找來現場上課。

文資人士、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表示,曲水流觴活動在台舉行顯然是受古人文化影響,認為這和故宮建築群乃至文物,都是蔣介石將「中華民國美學」帶來台灣、標榜繼承正統的顯現。既然都是在台灣土地發生的事,「不論哪個政黨,都該謹慎面對」。

依據文資審議程序,故宮文資審查小組昨會勘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須再開文資公聽會,屆時都將再討論曲水流觴文資價值。

故宮也將另開「新故宮」計畫公聽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