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陶的手改捏糕點 火龍果上桌

 |2019.04.02
2567觀看次
字級
塗梅玉展示她的「鯖魚」麵點。圖/中新社
塗梅玉製作的「火龍果」。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新北市新莊區一間名為「法提」的素食工作室,創意麵點師傅塗梅玉展示了她的近期佳作:一條黑脊灰肚的「鯖魚」。正驚訝麵點可以做得如此逼真時,塗梅玉拿起刀,像切活魚般把魚頭切了下來──魚身切面的紅色「魚肉」紋理清晰可見,彷彿有白色的魚骨貫穿其中。

資深素食料理師張翡珊說,塗梅玉做的「魚」是發酵麵食,類似饅頭,溫度、溼度、酵母的用量、製作時間等都是變數,「特別是要在蒸熟後還能保持內外的造型,相當不容易!」

塗梅玉也很開心,「下刀之前有些緊張,不知道切下去會怎麼樣。」她說,之前做過四條「鯖魚」,只成功了一條。

塗梅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四年前,她從在幼兒園擔任捏陶才藝的老師,轉行學習烘焙、點心製作,將陶藝的功力用在麵點創意,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

塗梅玉自嘲自己比較「龜毛」,一開始在蛋糕店負責糖偶的捏塑及繪製,很受歡迎。但她不願意待在「舒適區」,轉而開發不同糕點,試做的金魚蒸餃在網路上很快引發關注。

塗梅玉的兩個女兒如今已上高中了,「她們很願意把我的創意點心帶給同學分享」。回憶起女兒第一次把她做的別緻點心便當帶到學校,被同學搶食一空,只好餓著肚子回家的情景,塗梅玉不禁莞爾。

由於台灣做卡通糕點的人愈來愈多,塗梅玉最近轉而研發仿真發酵麵點。她現場製作了一個「火龍果」請記者品嘗。切開後,白色的「果肉」中有粒粒黑籽(黑芝麻),紅色來自紅麴。

塗梅玉參加了三月十九日在台南舉行的一場國際性「發酵麵食饅頭競賽」,製作了「山豬」肉包和魚型豆沙包,獲得銅獎。她的參賽隊友、來自南投埔里的古仁政,將以台灣地區選拔賽第一名的身分參加今年八月在大陸舉行的第六屆中華發酵麵食創意大賽。

塗梅玉說,「我就是不安分,新的作品出來後,又想嘗試更新的。」塗梅玉說,她不擔心被模仿,反而很樂意與大家分享她的創意。她常與里長合作在社區開設糕點製作課,豐富街坊們的生活。

不少長輩訂製塗梅玉做的仿真麵點做拜拜用的供品,「其實做禮品、給老人祝壽都是蠻合適的。」塗梅玉說,接下來她還打算給仿真麵點配上特色包裝,讓更多人喜歡上它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