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毅閔
我家對面就是便利商店,錯過了晚餐時間或是半夜肚子餓了,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就是我的深夜食堂,罐頭、飲料、泡麵、麵包……熱的涼的擺滿桌,真方便!比自己下廚更豐盛美味。
居住的社區人口密集,方圓三公里就有六家便利商店進駐。夜晚燈火通明如白晝,清脆響亮的「叮咚」聲,有效遏阻宵小的暗夜活動,治安明顯改善許多,發揮了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功能。熱心的店長甚至在店內設置安親區,讓放學的小朋友可以先在這裡寫功課,成為社區的守護者。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便利商店的品項琳瑯滿目,柴米油鹽醬醋茶應有盡有,簡單搞定生活上的大小事。明亮潔淨更是便利商店的特色,店員大多數是來打工的學生,不但充滿活力,服務更是親切又迅速。我除了固定去買報紙和早餐,其他如繳交卡費、停車費,買高鐵票、影印、寄取宅急便,幾乎天天登門報到。前陣子,附近的店家因為擴大整修暫停營業了半個月,才發現,沒有它還真是不方便。
「阿公,叮咚、叮咚! 」還不太會說話的兒子,拉著爺爺的手往對面走,小手一指,阿公立刻會意,不久,讓兒子垂涎三尺的烤地瓜已拿在手上;每次回來看爺爺,女兒也一定帶上一疊獎勵卡討賞,而爺爺的獎品就在便利商店裡。這裡,成了爺孫最好的溝通平台。
早起的老爸,每天到便利商店看報紙、吃早餐,揭開一天的序幕;中餐若懶得動鍋爐,這裡更有多樣選擇:微波便當、壽司、涼麵、茶葉蛋等各種美食;店外的騎樓和店內都擺放了桌椅,夏天買杯咖啡、帶本書,可以在冷氣超強的店裡耗上半天。
有一回,社區的王太太晨起運動,疑似被陌生男子跟蹤,她於是機警地跑進便利商店;還有一次,老婆因事夜歸,一個人走在黑漆漆的巷弄裡,忽然一隻黑貓咻的一下從屋簷躍下,嚇得她魂飛魄散,那時,轉彎處便利商店的燈火,猶如在茫茫海上的燈塔,讓她頓時安心多了。
我常到便利商店悠哉享受午後時光,店長在騎樓擺設了簡單的花草,淡淡花香,讓人連呼吸都變得順暢了。聽說有位歌手從台北徒步回台南時,晚上多在便利商店休息,安全又舒適,彷彿一家溫暖又方便的旅店。
工商社會勢之所趨,古早的柑仔店已逐漸消失,幸而隨之興起的便利商店,以親切又便利的服務,滿足了大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