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小平
商場上,十分重視「信用」,若只注重短暫的利益,毀了彼此的承諾,下一回,大概就沒有人敢跟你打交道了,正所謂「人無信不立」。
也許你會以為,這是對成年人而言,跟小孩子就不必如此斤斤計較。但這是不對的,不但輕看了孩子,也會讓孩子在一個不講信用的環境下長大,這樣他就不會看重這件事。
有樣學樣之下,你覺得他進了學校或是到社會上工作後,是否會信用破產?在情場上,隨意許下諾言,卻又不曾真心付出呢?
隨時把握機會教育
大人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朋友見孫女可愛,問她喜歡什麼水果,下回請她吃。孫女開心地說喜歡吃蘋果,朋友也答應過兩天買給她。我本以為朋友只是隨口說說,未料,她果真特地買了兩顆蘋果託我轉交孫女。
再次見面時,孫女特別感謝了這位守信用的阿姨。我也順勢機會教育,提醒孫女,答應爸媽、爺奶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教導孩子「守信」,最好是採取機會教育,不要太過刻意。
自從孫子女念幼兒園後,一周只有三天住我家,其他時間則是跟爸媽住。有回,孫女感染腸病毒,必須跟孫子隔離,可是,原本說好爸媽周二要帶他們回家的,孫子說什麼也不肯留下。轉而問孫女是否願意留在奶奶家?孫女也不答應,只要媽媽陪。
如果硬要他們遵從大人安排,絕對會大哭小叫,一發不可收拾。末了,我們採取了折衷的方法,爸爸帶孫子回家,孫女則留在奶奶家由媽媽照顧,皆大歡喜,也不致失信於孩子。
以溝通取代欺騙
也許你會說,才四歲多的他們懂什麼?爸媽說了算。
但我們不希望孩子從小就有個印象,大人說話不算話,或是剝奪了他們的權利,勉強他們順從。另外,千萬不要小看孩子,以為說過的話他們可能不記得了。其實,他們都知道。
有一回,我帶孫子參加訪問團,原本預定順道去阿里山玩,結果因為道路狀況不佳,改在嘉義附近遊覽。孫子一直很期待這趟旅行,還特別學了〈高山青〉這首歌,我正發愁,不曉得如何跟他解釋。
幸好,我們住宿的旅館可以遙望阿里山,我於是抱著孫子告訴他,遠方的那座山就是阿里山,現在有危險,所以不能去了。意外地,孫子沒有哭鬧,很平靜地跟我說,「奶奶,下次路變好了,我們再去阿里山喔!」
原來,孩子是可以溝通的。如果我選擇欺騙,是否有一天他長大了,一提到阿里山,就會想起奶奶食言這件事呢?
共創美好回憶
兒子考大學那年,我原本安排好帶他去歐洲自助旅行,結果,他考得很差,極可能落榜得要重考。他垂頭喪氣地跟我說:「媽媽,我如果沒考上,你是不是就不帶我去歐洲了?」
我笑著跟他說:「沒關係,就算是慰勞你讀書辛苦,回來後再繼續努力吧!」也就是說,無論他考壞考好,我都會遵守諾言。
於是,兒子歡天喜地地出發,旅遊半途得到消息,他竟然上榜了!我們在德國摩澤爾河畔喝啤酒慶祝,他到現在還記得這美好的回憶呢!
我相信,孩子在一個講信用的家庭長大,長大後才會成為一個重信守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