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老有所終

文/吳碧伶 |2019.03.25
1332觀看次
字級

文/吳碧伶

和朋友一起去探視她住在安養院的老母,九十八歲的她行動不便需坐輪椅,但一般聽、看、對談都還可以。朋友的兄弟或中風或喪偶,無力撫養,老母只能無奈住到安養院。不過已退休的朋友,一天早晚兩趟的勤快陪伴,多少彌補了看護的不足。

那天是洗澡日,服務人員將老太太打點好,朋友便帶著她下樓晒太陽,剛洗好澡的臉龐紅撲撲的,一面吃著搗爛的水果,一面聽我們閒談。

廣場上還有一位羸弱幾近皮包骨的阿嬤,身旁的兒子哄勸她要吃東西;另一位九十幾歲、戴著毛帽的阿嬤則行動自如,和她聊兩句打開話匣子,直稱這裡比她先前住過的機構都好,收費公道、照護員服務親切,顯然十分滿意。

除了照護員服務、環境條件,這裡因為是醫院附屬機構,同一層樓就有門診部,老人推著輪椅也可自行就診,不但省下交通費,也免除了顛簸之苦,亦是一大優點。因為擁有許多好條件,當初朋友是排了好幾個月才終於等到床位。

每間老人機構的規定不盡相同,這裡入住的條件之一,是家屬必須偶爾前來探視陪伴。在現今繁忙的社會,這種要求也許不容易,但是對老人而言,其實是十分卑微卻也是十分必要的。

面對即將成為老人國的社會,環境儘管艱困,晚輩仍應有一分心盡一分力,反哺陪侍那些曾經為我們流血流汗的長輩。相信「老有所終」,依舊是我們堅若磐石的珍貴傳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