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解嚴二十周年,各政要皆提出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前總統李登輝昨天發表書面演說表示,故總統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是一個歷史性決定,也是一個領導人在面對變局時所做出勇敢而果決的前瞻性決定,不僅明確回應了民間的期待,更讓台灣踏出告別黨國體制的第一步。
他也認為,解嚴的意義在於整個民主化歷程,而不是解嚴這個事件、時點,解嚴後第一個十年,台灣打下民主的基礎,但是第二個十年,藍綠惡鬥讓民主沒有進步,國家也無法正常化。「台灣的民主化是全體台灣人民努力才能達成的,是人民的力量,而不是那一個政黨、那一個人士的功勞」。
群策會昨舉辦「從台灣民主化到國家正常化」論壇,邀李登輝出席演講。李登輝因白內障無法出席,由台聯主席黃昆輝宣讀李登輝演講講詞。
行政院長張俊雄出席「解嚴二十周年民主運動影像暨郵票發行揭幕典禮」時也表示,希望透過解嚴紀念日的各項展覽活動,對今後台灣民主在解嚴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長遠、更穩健。
他說,二十年前的今天,台灣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解除,這些年一路走來,他深刻體會台灣民主、自由、人權的道路,是台灣人民用生命和血淚所舖出來的一條路。
對於李登輝肯定蔣經國解除台灣戒嚴,民進黨立委表示,李登輝是因蔣經國的恩惠才當總統,必然會肯定蔣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