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可能成為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若要與義大利簽署合作協議,涉及義大利四個港口:熱那亞、巴勒摩、狄里雅斯特和拉溫納;歐盟、美國和義大利一些官員對此表示憂慮,擔心這些投資成為中國滲透義大利經濟的「特洛伊木馬」。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二十一日起訪問義大利、摩納哥、法國,在羅馬期間若與義大利就「一帶一路」合作達成共識,雙方可望簽署備忘錄,義大利將成為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國家。
熱拿亞為義大利最大港口,是僅次於法國馬賽的第二大地中海港口,對義國經濟地位相當重要。中義兩國討論投資計畫,並將簽署合作投資協議,允許中方投資並持有義大利港口股權,另外,北京亦「看上」義大利小城拉溫納與狄里雅斯特。
歐盟執委會十二日公布歐中關係戰略展望文件,指歐盟與中國既是「戰略經濟夥伴」也是「經濟競爭對手」,並提出「十點行動計畫」要重新平衡中歐關係,不排除採取報復措施,外媒形容歐盟對中態度大轉彎。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習近平訪問歐洲前,中歐關係緊張加劇,令人擔心北京會對歐盟採取分化政策。美聯社報導,義大利政府對於是否簽署協議加入「一帶一路」計畫,內部還有不同意見。
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作者皮瑞乍得(Ambrose Pritchard)則指出,作為G7國家,應對這個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化」的「一帶一路」保持距離,並懷疑中國有戰略及軍事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