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鎮全(軍事節目資深製作人)
記得八年前,國軍在台灣最重要的飛彈射擊場,進行一場實彈演習,跟對岸解放軍比拚實力,總統府和國防部大陣仗邀請媒體參與,時任總統的馬英九親臨校閱。
這是一場軍武實力的展現,要打十七枚飛彈,最後打了十九枚,有六枚脫靶,命中率大約七成。
因為這一切都在記者眼前發生,所有人都記錄下了飛彈脫靶的那一刻,帶隊的國軍高層壓力很大,頻頻跟記者解釋,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告訴我們應該還有感應命中等等,都應該算打到了,但說得再多,三軍統帥馬英九一句「我很不滿意」,讓一旁的指揮官臉色徹底緊繃。
包括我也一樣,從小到大,我們看到的國軍,就是被打造成雄糾糾、氣昂昂的英勇戰士,看總統府閱兵整齊畫一,多麼偉大的一支部隊,當了兵更了解,早年的軍人穿上軍服,不可以撐傘,只能穿雨衣,穿上軍服不可以抱小孩、騎車,有非常多禁忌,就是為了讓軍人維持完美零缺點,當然這些禁忌,慢慢的也被打破了。
我們就講飛彈命中率這件事,全世界再強的國家,美國、俄羅斯,或者是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的以色列國防軍,絕對沒有一支軍隊,沒有一個國家的國防部長、三軍將領能拍胸脯保證,飛彈射擊命中率可以維持百分之百,能夠有八成就算是高標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還包括了一百年國慶,陸軍神龍小組在總統府前跳傘,結果有一半的隊員,因為突然改變的風向,完全無法操傘進入總統府廣場,有人飄到了台北車站,也有人降落在公園學校,全部的人都平安。
我永遠記得第一時間有人傳消息給我,充滿著訕笑,說我們的國軍怎麼練兵練成這般,我很無奈的回了一句,面對混亂氣流,沒人受傷、全員平安,已經是出神入化了。
長久以來,國軍刻意打造,猶如完人的鋼鐵形象,讓軍人完美、成績完美,百發百中、百步穿楊,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國軍的管理階層,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官兵們一點點的不完美影片、照片,就忙著追蹤辦人,氣得要求懲處,這其實很不科學。
我們這樣說好了,當演習開始之後,如果有狀況,不論是裝備、人員,官兵可以盡力排除達成目標,我們是不是該給他們鼓勵?而不是每次聽到有狀況,就先破口大罵要求檢討懲處,這不會讓國軍更好,反而造就了造假的表面文化。
我永遠記得,我在以色列街頭,看到穿著軍服的男男女女,自在的做自己,我在航空母艦上,看著美軍官兵,邊咬麵包邊上飛彈的場景,他們告訴我,軍紀要求不是生活刁難,演習完美不代表訓練紮實,我們都該接受,命中率沒有一百分、國軍沒有一百分的事實,給軍人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