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所主辦的「伊斯蘭騎兵文化展」,展覽的標準圖案是銀質面具,頭額上刻著伊斯蘭信條「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使者。」
這項從六月至十月為期五個月的展覽,展品包括從阿拉伯國家、埃及、摩洛哥、土耳其、伊朗等博物館借展,有從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古代阿拉伯騎兵武器及軍事用品,還有古代阿拉伯宮廷文物、禮器及擺設,如各種權威標誌的武器、生活用具、狩獵設備,許多古代相關的文獻,說明當時的外交活動與戰場局勢。
歐洲人從歷史書籍及文學作品,熟悉東方穆斯林發達的經濟、科學、商業史,及多次戰爭,這次展覽使觀眾大開眼界。展品中,有一件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純金頭盔,上面刻寫《古蘭經》經文;還有許多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最興盛時代的刀劍旗帳。
這些展品顯示,古代伊斯蘭世界高度發達的機械生產技術與手工藝。
法國伊斯蘭歷史學家馬特‧泰勒教授說,古代伊斯蘭文物優美的阿拉伯文字書法藝術,有極高的裝飾效果,但最重要的是用阿拉真主的啟示,鼓舞騎兵將士的戰鬥決心與勇氣。
古代波斯(現今伊朗)由於有共同的伊斯蘭信仰,融入穆斯林世界的文化體系,因此,古代波斯軍隊的武器及戰爭用品都有濃厚的東方或伊斯蘭特色。
泰勒教授說,這項展覽顯示,阿拉伯世界不是單一的文化區,從非洲到中亞,各地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徵及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