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於在中東戰場節節敗退,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近年被迫將目光移至東南亞國家,當中又以對菲律賓南部地區的滲透最為積極,除了建立分支勢力外,甚至想在當地成立新省分。
《紐約時報》報導,伊斯蘭國的黑旗,正飄揚於被該組織稱作「東亞」省的菲國南部島嶼上空,活躍在叢林中的恐怖分子正將這個恐怖主義品牌,從隔著兩片海洋的IS貧瘠發源地帶入新的戰線。
今年元月,菲國南部一處天主教教堂在舉行周日彌撒時遭兩枚炸彈攻擊,二十三名信徒因此死亡,IS聲稱這是旗下兩名自殺炸彈客犯下的屠殺事件。幾天後,該組織聊天室甚至流傳一張菲國總統杜特蒂跪在一堆頭骨上,一名武裝分子站在他身旁的插圖,圖上更寫著「戰鬥才剛開始」的警告標語。
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擁有的領土,曾跟英國面積一樣大,但在經歷美國為首聯軍四年的轟炸,以及庫德族與什葉派武裝戰士的地面戰鬥後,領土大幅萎縮,剩下敘國東南部一處隨時可能失守的小村莊,但即便如此,IS非但沒失敗,反而在其他地方萌芽,而由於荒野密集加上治安脆弱,菲南民答那峨地區長久以來就是叛亂分子的避風港,IS也因此得以吸引一票激進聖戰士。
曾為巴西蘭島童兵、宣誓效忠IS武裝分子領袖印答瑪的表親孟通丹說:「伊斯蘭國力量很大。我不知道我表親為什麼加入,但這一切正在發生。」
IS在二○一六年首次在菲南大舉招兵買馬,在網上播影片向無法前往位於中東哈里發國的武裝分子招手。情報官員指出,數百名戰士從遙遠的車臣、索馬利亞與葉門湧入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