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自閉症成因始終是謎,針對患者缺乏同理心特質,北市聯合醫院、陽明大學、台北榮總、中央研究院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團隊等跨國合作,破解自閉症者大腦秘密,研究結果獲得國際知名「人腦功能定位協會」本年度大會十大優秀論文之一。
實際參與該研究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鄭雅薇指出,一九九二年義大利團隊發現鏡像神經元,二○○○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團隊提出破鏡理論,而台灣與跨國研究團隊分析鏡像神經元與同理心間的關係,更為自閉症成因與治療開啟一道曙光。
同理心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大腦皮質裡有一組神經元,只要觀看別人的動作,便會在腦中重現相同動作,彷彿鏡子般投射出該行為,這就是鏡像神經元,而它可以讓人去體會、憶測別人的感受。
該研究測試十六個正常人,給予手腕正中神經三到四安培電刺激,並不會痛,只有麻的感覺。此時研究者會記錄受試者體感覺皮質區腦磁場變化。接著讓受試者觀看手被刀割傷、手被烤箱燙傷及手被門夾傷照片,結果發現,看這些照片後,受試者體感覺皮質區被活化。研究結果證明,「感同身受」這件事真的可以由儀器測量出來,也是鏡像神經元參與同理心運作的直接證據。
鄭雅薇說,自閉症患者主要病症就是缺乏「踹測他人心意」的能力,可能因為鏡像神經元功能受損造成。以此研究基礎,接下來研究團隊將針對自閉症患者進行試驗,了解自閉症者感同身受的能力與一般人的差異程度。
鄭雅薇期待,該研究未來可運用在診斷同理心缺損病症,如自閉症上,並偵測療育或藥物的療效,將可找出對自閉症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