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生活】蜂炮之後的鹽水 文/蕭玉華 |2019.02.27 語音朗讀 17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月津港花燈 圖/蕭玉華 清朝時鼎盛的月津港碼頭 圖/蕭玉華 高空煙火 圖/蕭玉華 文/蕭玉華 太多人寫了鹽水的蜂炮,那,換個在地人來說說蜂炮之後的鹽水吧! 一大早,鹽水的街道上除了尋常百姓的來回穿梭,更多的是清潔隊工作人員的低頭勤掃;他們揮動著掃帚俐落將元宵節的蜂炮灰燼一一納進畚箕,讓塵歸塵、土歸土,讓昨晚元宵節的狂歡,封存在鹽水的歷史記憶裡。 遠自光緒十一年七、八月時,鹽水因瘟疫頻傳,居民苦不堪言,官府束手無策,於是地方仕紳決議請出關聖帝君,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以燃炮的煙硝繞境三日,在連日燃炮的高溫下,瘟疫病毒於焉清除,鹽水小鎮恢復了平靜的生活,因而留下了燃放蜂炮的民俗活動,至今一百八十多年享譽全世界。 每一年的鹽水元宵夜,國內外媒體爭相實況轉播,天上有千光百色的煙火燦燦,地上有月津港面的花燈爍爍,把一座含羞半遮臉的小鎮閃耀成通宵達旦的不夜城。 狂歡過後,昨晚的隆隆蜂炮聲已被破曉的雞鳴聲取代,地面上處處可見殘落的煙火炮屑,遊客遺落的手套、帽子、口罩、免洗碗杯等等,在昨天,它們是多麼重要的被擁帶在身上,彷彿是戰士們奔馳在蜂炮的沙場上,保護生命最重要的盔甲;而今天,怕是帶在身上都嫌累贅了,一夜之隔,繁華變成了平靜,彌足珍貴的也變成了可有可無了。 從小鎮中心往月津港走去,搭配元宵蜂炮的港燈節,今年以「隨光。呼吸」為主題,意指「光」和「呼吸」一樣,無法觸摸但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此次活動結合了巴西、法國與國內好手,將科技與新媒體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每一件作品都呈現不同的內蘊與視覺,漂浮在河面上,隨風搖曳隨波漫動,白天與晚間各各呈現不同的風貌,讓月津港燈節成了元宵日另一件河岸藝術的大盛事。許多人一定都很感謝這些河燈的不離不棄,沒有隨著蜂炮們一夜的激情墜落消失,依舊與人兒相守在潺潺款款的月津港面上。 沿著月津港走到興隆橋之南,映入眼簾的正是:榮獲二○○九年「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的橋南老街。那「小橋 、流水、人家」的復古風情依然我見猶憐,讓來往的遊客讀了千遍也不厭倦;河的盡頭是「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時期的雷府千歲廟,當年經濟巔峰時,商賈經貿都得由廟前的大埕出入港口,這裡正是清朝時鹽水盛極一時的故事起點,擺渡著數百年來小鎮的興衰詠嘆;更有那沉默卻驕傲矗立的「八角樓」、純熟嚴謹的「李家古厝」、罕見地畫上二十四節氣的「北帝殿」、就連那政治名人黃朝琴先生留在家鄉的手稿所拓印成的「古看西街」銅碑,也在夕陽下瑩瑩閃耀著不滅的光彩。 人潮與煙花準時退場,在元宵節之後…… 而風華,是顛簸在風塵中的閃閃光華,那遠古時揮汗搖櫓的船家、那肩擔竹木布疋的挑夫、那文繡絲織的商賈、那秀髮盤結的女子……所有的角色都堅持守住曾經的詠讚,在這小鎮裡。 小鎮的生命力是如此安靜卻又如此強韌,在日升月落裡安樂勤樸的生活著,而小鎮的等待更是擅長的,在四季翻轉後,當千響不絕的蜂炮再次燃起時,鹽水的風華就要再一次粉墨登場,再一次湧起眾人仰天的驚讚。 在這美麗的月津港上,沛然,可聽。 前一篇文章 【3-4月主題徵文──書房】 下一篇文章 【詩】致國立台中美術館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閃文集】 駝峰天使【山村生活】 秋日蝶影翩翩【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 上父親的山水【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異獸派的「偶」遇——喚起童心的赤子狐狸 作者其他文章【詩】戀【詩】林初埤的木棉花【詩】 原鄉──白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