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七年癌症奪走四萬多人性命,各種癌症中,以往國人較重視肺癌、肝癌等癌別,但去年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都因食道癌病逝,引發國人對於食道癌的重視。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食道癌屬於上消化道癌的一種,如果要降低癌症死亡率及人數,預防及治療上消化癌是關鍵;但由於上消化道癌多半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呼籲國人若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詳細檢查。
陳立宗指出,上消化道癌除了食道癌之外,還包括胰臟癌、膽囊及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胃癌等。根據統計,二○一四年新發癌症人數約十萬人,死亡人數四點六萬人,平均死亡率近百分之四十五,但其中死亡率較高的包括肺癌的百分之七十三、肝細胞癌約百分之七十,排行第三的就是上消化道癌的百分之六十九點二,也就是說,上消化道癌的死亡率,與國人較重視的肺癌、肝癌其實不分軒輊。
此外,與其他癌別相較,國健署給付的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與口腔癌)以及透過肝炎防治可揪出的肝癌,皆未包括上消化道癌,且相較於其他癌症,上消化道癌可使用的藥物少,因為病人群較少,治療用藥經過食藥署核准,或是納入健保給付的也少,等同於「用藥孤兒」。
陳立宗認為,要降低上消化道癌的發生率,主要還是靠「預防」,例如食道癌的致病因子與口腔癌類似,因此民眾平常就要避免抽菸、嚼檳榔,也要少喝酒;而胃癌早期症狀是胃潰瘍,且致病之一是幽門螺旋桿菌,如果曾胃潰瘍,或曾經做過胃鏡而發現有胃幽門螺旋桿菌,就應該特別小心。至於胰臟癌目前沒有較好的篩檢辦法,但有些慢性胰臟炎病人是潛在癌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