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湖溼地的龐克赤頸鴨。圖/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有小水鴨跟花嘴鴨,嘉義鰲鼓溼地有琵嘴鴨,高雄茄萣、永安溼地有鳳頭潛鴨,屏東龍鑾潭溼地則有豆雁。」二月二日是世界溼地日,台北市野鳥學會特別繪製十大賞鴨地圖,邀民眾盡情欣賞一群從遠方來過農曆年的「鴨寶們」。
由於氣候變遷、棲地破壞,全球野鴨族群下降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數量,為了喚起民眾對野鴨等遷移性候鳥的關懷,台北市野鳥學會委託《台灣野鳥手繪圖鑑》繪者李政霖團隊設計規畫行春賞鴨宣傳海報與網頁,希望民眾感受群鴨呆萌迷人的魅力,連帶了解鴨寶面臨的生存困境。
海報中的十大賞鴨景點包括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華江雁鴨公園、新竹金城湖溼地、宜蘭蘭陽平原、雲林成龍與宜梧溼地、嘉義鰲鼓溼地、台南水雉生態園區、將軍扇形鹽田、高雄茄萣與永安溼地、屏東龍鑾潭溼地。
在交通易達性、配套設備、專人服務和野鴨數量均優的當屬關渡自然公園,學會指出,他們具備淡水及半鹹水池塘、草澤等景觀,也是東南亞大陸邊緣候鳥遷徙的重要駐足地;野鴨數量最優的分別是嘉義鰲鼓溼地與高雄茄萣、永安溼地。鳥會調查,在全台溼地度冬的野鴨達二萬多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