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鴻
用餐時,聽到隔壁桌年輕人的對話。
A問:「今年,你打算包多少壓歲錢給爸媽?」
B說:「我不用給呀!」
A疑惑地問道:「你已經上班賺錢了,怎麼可以不用給呢?」
B說:「因為我們家的規矩,是結婚後才要給。」
哈哈!果然每家都有不一樣的規矩。
我們家的規矩則是我定的,三十而立,兒女滿三十歲前不管結婚與否,我們都會給壓歲錢,三十歲後則換孩子給我們壓歲錢。
至於好友C夫婦,因生活無虞,兒子婚後要給壓歲錢,他們竟然推說不用了,反過來還每年給兒子、媳婦壓歲錢。
我跟C說:「孩子要請客或包紅包,代表他們的一片孝心,一定要歡喜接受,不能拒絕。」
C想想覺得頗有道理,說:「那就明年開始收他們的紅包吧!」
還有另一位朋友H的做法,我也覺得蠻好的。H認為壓歲錢代表祝福與鼓勵,人人都要有,才能皆大歡喜。因此兒子包紅包給他們,他們也包紅包給兒子、孫子,金額大小不重要,最主要是討個吉利。
今年我也要效法H,多發一些紅包,讓全家人人有獎,歡歡喜喜、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