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說,如他的孩子長大後找工作,只希望離家近,會認為孩子的工作態度有問題,一定會阻止,引起不少民眾討論,認為果然是企業家,看事情角度很特別。
不過「離家近」該不該當成找工作標準,要看個人職涯需求,沒有絕對的對錯。像是有些人要照顧年幼的孩子,或失能的父母親,希望下班後早些回家;或想省通勤時間及交通費,用來進修、交友、休閒,讓工作及生活平衡。
但如受限各種現實因素,上下班需長時間及距離通勤,怎麼辦?其實這不是問題,看你怎麼用。
筆者上下班單程通勤時間將近一小時,搭車時常閱讀紙本書、開手機閱讀網路作品吸收知識,有時在筆記本記錄行程、金錢開支、體重及體脂肪,作時間、金錢、健康管理;抬頭觀察車廂廣告,找製作作品點子;觀察其他乘客閱讀什麼書,了解閱讀趨勢,作為圖文工作發展參考。
如通勤可選路線、交通工具種類多,可嘗試輪流使用,當作塞車、誤點備案避免遲到,順便練行程規畫提升思考能力。
工作要不要「離家近」,只是個假議題,重點在如何應用通勤時間!
居隱(新北市/圖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