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德國篇 川普是德國經濟的最大隱憂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2019.01.28
925觀看次
字級

美國總統川普自從上任以來,就毫不掩飾要整肅美國與德國的貿易逆差,最近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五,創德國五年來新低,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正在擴散,再加上英國即將實現的脫歐,身為歐盟經濟成長引擎的德國,今年經濟前景並不樂觀。

從德國經濟數據可見,德國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國內生產毛額為工業,銷售總額約為一點九兆歐元,其中光是汽車製造業就占了四千二百五十億歐元,占比約百分之二十二、近四分之一,顯見汽車製造業對德國工業至關重要。德國工業養活六百二十萬就業人口,工業的出口比例更高達四十八點四,是全世界貿易順差第一的國家。

例如,二○一七年德國出口貿易順差總額為二千四百五十億歐元,這其中光是對美貿易,德國的出超就達五百億美元,也難怪川普將美國與德國經濟貿易逆差視為眼中釘。

川普這次直搗德國經濟命脈的汽車產業,最近半年歐盟與川普不斷交涉,期望川普重新考慮對汽車課稅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但川普仍不為所動,似乎鐵了心要課汽車關稅,這讓德國汽車業急得跳腳,去年十二月包括福斯、戴姆勒賓士及BMW,三大車廠總裁親自前往白宮與川普會面,就是希望川普能取消對汽車產業的關稅保護政策。路透報導,BMW承諾在南加州投資六億美元設廠,生產下一世代的X系列車款,並希望在二○二一年以前增加美國至少一千個就業機會,但這些誘因是否足以打動川普仍不得而知。

德國的出口產業近年來受惠歐元貶值,貿易順差金額創高,但川普針對的德國汽車,到底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有多大?德國之聲報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杜登霍夫統計,二○一七年美國國內銷售的一千七百二十萬部汽車中,有三分之一是進口車,但其中以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最多,約四百三十億美元,其次是日本為四百億美元,德國為二百億美元。看來從德國進口美國的汽車並非強勢,但只要課徵關稅發酵,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報復戰,可能會導致汽車及零件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最終不利歐盟也不利美國。

無獨有偶,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持續進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創十年新低,都與美國有關。但究竟川普會不會堅持貿易戰,持續讓全球經濟惡化?經濟學者已預測不出來,可能答案只有川普知道。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