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娟(台中市╲退休教育人員)
貴報報導〈病童專屬娃娃,擁抱缺陷〉一文,令我想起在學校服務時,輔導室也設置不少玩偶布娃,進行團體輔導與個別諮商時,它們對孩子的畏怯和不安,起了很大的撫慰作用。
不管是角色扮演或是聊心裡話,布娃娃治療法成功打開孩子的心門,他們願意說出來,願意聽進去,輔導技巧方能見效。
對於病童,身體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封閉,更甚於學校受輔案童,病童專屬娃娃的存在,無疑對病程療效有很大助益。能夠藉此引導病童體認與接納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堅強面對異於他人的獨特性。
政商各界與學校社團,時有前往醫院探視關懷病童之義舉,送玩具禮品等華而不實的物資,不如集中資源,結合醫院、技職學校和青創才俊,以病人為中心,開展玩偶療法,配合社工心靈輔導,以鼓勵罹癌病童,實乃人道醫療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