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經是參訪京都寺廟的另一種體驗。圖/資料照片
佛光青年透過抄經安定身心靈,安住當下。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僅有二百六十餘字的《心經》,篇幅短小卻隱藏著巨大的療癒力量,許多名人都曾透露藉由念經、抄經,來對抗生活中的壓力與焦慮。
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在急診室工作時,每天早上都會念《金剛經》;前行政院長林全也透過默念《金剛經》撐過人生低潮;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導演徐譽庭,在製作期間面臨巨大壓力,靠著抄《心經》、畫表格「回到當下」,識破自己的緊張與難題;作家吳若權自父親離世後養成誦讀《心經》的習慣,並漸漸領悟其中道理,能夠探索內心、真正學會愛自己。而日本醫師更指出,抄寫《心經》甚至有助對抗疾病,到底這傳承超過一千五百年的經文,有什麼樣奧妙呢?
心靈安定
幫助預防疾病
日本東洋醫學會專門醫、中醫師櫻井正智表示,所謂的「免疫力」其實無法完全依據科學來明確定義。簡而言之,不容易生病的人、或是生病後恢復速度快的人免疫力較高、較好。而免疫力如果失去平衡,就容易得到傳染病、癌症等疾病,甚至可能會造成憂鬱、不安等心理上的疾病。
櫻井正智表示,他自己曾在日本的臨濟宗禪寺附近的診療所行醫,不少求診的患者有精神狀態上的問題,但在其他醫療機構都未能改善,無論是面對疾病、死亡的不安,或是對現代醫療的不信任感,或是和家人關係的問題,都造成他們很大的壓力。
櫻井正智認為,要根治疾病,首先要先疏導精神上的壓力,讓患者們遠離壓力,才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也是從另一方面增強免疫力,因此櫻井正智建議患者抄寫經文,並將之視為治療疾病的一個重要環節。櫻井正智強調,抄寫經文時講求心無雜念,能幫助腦部得到休息,同時還有提高集中力的效果,能讓心神自然而然冷靜下來。
日本總合南東北醫院衛教資訊也指出,壓力和免疫力息息相關,壓力過大時,交感神經會占據主導地位,影響自律神經平衡而降低免疫力,因此適度放鬆對維繫身體健康相當有幫助。
櫻井正智表示,《心經》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在二百六十二字的經文中,不只是有哲學上的意義,也含有科學性的真理,記載著人類的祕密。書寫一次時也許無法理解箇中奧祕,但在反覆抄寫會讓內容印在腦海裡,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可能突然頓悟、理解其中的奧妙。
反觀自照
身心自在輕安
「抄經有助於我們拋卻執念,面對生活中煩擾的事物,觀念能趨於淡薄,降低心靈上的壓力與不安。」櫻井正智表示,久而久之,我們會對自己的身體、心靈健康與需求更為敏感,自然會尋求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例如維生素不足就會想吃水果,流汗就會想喝水,鹽分不夠就會吃稍鹹的東西;遵從這樣的聲音,就能提高免疫力、不容易生病。
星雲大師在《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中提出,《心經》講的則是每一個人最切身緊要的一部經,要認識自己,就要用《心經》。大師說,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吃飯有了般若,飯的味道就不一樣;睡覺有了般若,睡覺的味道就不一樣。大家都在求功名富貴,但是有了般若,即使是求功名富貴,境界、看法卻會不一樣﹔有了般若,人的生活、思想、境界都會跟著改觀。
因此以《般若心經》為智慧之母,時時以心念護持,反身觀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臥之間,身心自在輕安,處處結得善緣、佛緣,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