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食物一起創作 文/卷十四 |2019.01.06 語音朗讀 19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沈喬楓 圖/沈喬楓 圖/沈喬楓 圖/沈喬楓 清淨的白色絞胎系列,展現了一種生活秩序。絞胎是一種傳統的陶瓷技法,是將顏色、質感不同的土、透過揉絞,創作出特 殊的色彩或紋理;「顏色」是揉合不同的土融入其中而創作出來,並不是後來上釉。圖/沈喬楓作品圖/沈喬楓作品圖/沈喬楓作品 文/卷十四 從生活裡的喜歡啟程,年輕就不斷給自己許多試煉的沈喬楓,以最接近生活的陶土為創作媒材;具有實驗精神的她,曾到過中國、美國、日本、芬蘭等地駐村創作。 由於喜歡料理,覺得烹飪過程本身即是創作:「當你一心一意為某個人準備一桌食物時,整個過程的投入,與創作的心是一樣的。」她在食器的創作是先有食物畫面,因著「菜色」找到靈感,難怪作品總有著一種與食物作銜接、作拼圖才能完整呈現的美感。 從創作的過程閱讀人生 雖然懂得陶藝上的技法,但不會刻意從克服技法的角度去討好作品,而是「順著」創作本身。她認為陶土有它的個性,看待自己與陶土彼此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是彼此的交融、共同創作的關係。她也從創作過程中閱讀人生,因為每一次作品出來的樣子與心中藍圖有著不同,體會生命也是如此,許多階段是自己必須改變、調適方能適應。 以陶土的創作記錄時間 每個當下的「我」,也在時間軸上展現不同。她以陶土的創作來記錄時間:「當專注於拉坯的當下,色彩如何變化也無法掌握的,唯一可以感受到的是手感,手與土的接觸,即是時間的存在──昨日的我已不是今日的我,而今日的我也不會是明日的我,唯有『當下』是真實存在。」 慢與和諧是生活的秩序 Sunday Morning是她對用餐的宣言:「吃東西要從容的、慢慢的吃,專注於眼前的食物,而不是匆忙急於應付五臟廟。就像是在一個恬靜的星期日早晨,享受著食物的愉悅。」正因為對生命這層透明的視角,其作品中總有一種清新和諧的「秩序感」。 長者與孩童是她最喜愛的兩種學生,走出校園,她以陶藝創作一展初心,期待創意就在生活裡發生。 清淨的白色絞胎系列,展現了一種生活秩序。絞胎是一種傳統的陶瓷技法,是將顏色、質感不同的土、透過揉絞,創作出特殊的色彩或紋理;「顏色」是揉合不同的土融入其中而創作出來,並不是後來上釉。(沈喬楓作品) 前一篇文章 【愛植栽】日式苔球輕鬆完成 下一篇文章 乍現地湧金蓮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穀雨時節飲饌【視覺DJ】沉緬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