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9.01.04 語音朗讀 20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韓2018年度出口總值衝破6055億美元,70年後首見。圖╱資料照片 11國代表去年在智利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圖/新華社 東協行為準則草案出爐,大陸盼排除區域外國家在南海舉行軍演。圖為大陸航母在南海軍演。圖╱資料照片 歐元發行至今滿20年,成為次於美 元、世界第2大流通貨幣。 圖╱資料照片參與新視野號太空船探測計畫的科學 家說明「終極遠境」最新資料。 圖╱美聯社印度在元旦有近7萬名新生兒誕生, 全球最多。 圖╱資料照片卡里奇銀行深陷財務危機,歐洲央 行採取了史無前例的接管措施。 圖╱資料照片新加坡貿工部2日公布去年Q4的國內 生產毛額,成長不如預期。 圖╱資料照片 整理/闕曉菁 12/28南韓 去年出口破6千億 70年首見 南韓2018年度出口總值在12月28日跨越6000億美元,這是南韓開始對國際市場輸出貨品70年後首見。全球目前只有美國、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等6國的出口達到這個水準。 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元旦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南韓去年出口額、進口額和進出口總額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更衝達6055億美元。南韓2018年進出口的貿易收支為順差705億美元,已是連續10年保持順差。分析認為,面向大陸、美國、東協等地區的出口額,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對全年外貿規模創新高起到積極作用。 12/30智利 CPTPP生效 5億人自貿區誕生 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其餘11國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於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創造出經濟產值占全球13%、擁有逾5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成員國不僅將取消彼此98%的產品關稅,也移除投資、服務和資訊等壁壘,開放零售、銀行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機會,估計讓成員國經濟產值總額增加約1%。 CPTPP成員國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等。美國則將因降低了出口品的競爭力損失20億美元收入。 12/30越南 針對南海問題 東協設行為準則 東南亞國協與中國大陸之間,針對南海問題的「東協行為準則」草案2018年12月30日出爐。越南在草案中推動禁設航空識別區、禁建人工島、禁止部署飛彈、根據國際法釐清南海「9段線」等條款。外界猜測未來大陸與東協勢必有一番艱困談判,因越南列禁行為都是大陸常做的舉動。 曾有報導指出,大陸盼準則能排除區域外國家在南海舉行軍演,除非全體簽約國同意,該草案證實此事;北京還希望排除外籍石油公司在南海的活動,讓當地的開發僅限由大陸和東南亞國家合作。專家預料,部分東協國家將強烈反對這2點。 1/1比利時 歐元20歲 逾7成民眾誇方便 歐元1日滿20歲,它是次於美元、世界第2大流通貨幣,使用者包含歐盟19國、逾3.4億居民。20年來歐元經歷全球金融風暴和主權債信危機,挺過經濟不穩定的時期,但隨民粹主義在歐洲崛起,歐元區整合的仍充滿挑戰。 歐元1999年元旦啟用,一開始只在銀行業和旅行支票等領域交易。3年後,紙鈔和硬幣開始流通,讓歐元區正式成形,使得跨境旅行和商業交易變得更便利,共同貨幣也去除匯率波動的風險;7成4的歐元區受訪民眾認為,歐元為歐盟帶來好處,6成4覺得歐元對自己的國家有益。 1/1美國 新視野號抵終極遠境 飛了12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2006年發射的太空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1日接近人類至今探測的最古老星體終極遠境(Ultima Thule),並從64億公里外傳訊號回地球,締造人類史上距離最遠的星體探測行動。 新視野號12年前發射時,科學家還不知道有終極遠境存在。它花了9年才從地球飛到冥王星,又花了3年半才飛到終極遠境。終極遠境是太陽系初期的遺跡,可以提供其他行星起源的答案。當地距離太陽太遠,溫度低到攝氏零下2百多度,物體都處於凍結狀態,維持剛形成時的樣貌和結構。 1/1印度 全球18%元旦寶寶 面對存活挑戰 全球在元旦迎接近40萬名新生兒,有1╱4是誕生在南亞,其中又以印度為最多,達6萬9944名,占全球的18%。 《印度時報》2日引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印度代表哈克(Yasmin Ali Haque)的談話說,許多新生兒因為併發症無法存活1年甚至1天,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在印度仍是一項挑戰。 專家指出,透過父母與嬰兒的皮膚接觸、藥物治療和必需品補充營養,以及訓練良好衛生人員、完善的衛生設施等,即可避免新生兒死亡。印度嬰幼兒死亡人數在2017年已降至5年來最低水準。 1/2義大利 第10大銀行陷財困 ECB接管 排名義大利第十大的卡里奇銀行(Banca Carige),董事會多數成員2日辭職,歐洲央行(ECB)採取史無前例的接管措施,指派3名臨時行政官員並成立監督委員會,結束卡里奇數月來自行尋求新資本的努力。這是歐洲央行2014年接掌歐元區最高銀監機構權力以來,首度接管歐元區財困銀行。 卡里奇最大股東Malacalza鋼鐵企業家族,上月否決4億歐元發新股籌資提案後,引發董事會成員辭職潮,致使該行不僅資金無著,還陷入權力真空麻煩。外界猜測ECB此舉可能是出售或合併的前奏。 1/2新加坡 製造業萎縮 削弱今年經濟展望 貿工部2日公布,去年10~12月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為1.6%,較第3季修正為3.5%的成長率腰斬,與去年同期相比,第4季GDP成長2.2%,是去年全年最低年比成長率,占星國GDP不到1╱4的製造業表現不佳,是一大拖累;削弱經濟擴張力道,也給2019年展望蒙上陰影。 新加坡被視為全球經濟成長風向球,因為國際貿易約相當於星國GDP的200%,遠超過國內經濟規模。正因星國深深倚賴出口,經濟展望與全球貿易與經濟榮枯密切相關。官方預測,2019年新加坡經濟成長率估在1.5%與3.5%之間。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6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10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