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廢除徵兵制七年後,出現軍隊人力不足的問題。德國國防部長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指出,招募歐洲聯盟(EU)公民是補足軍方專業職缺的「選項之一」。德國事前徵詢過歐盟國家的意見,多數態度保留,尤其是東歐。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多年來德國政府投入過少軍事預算,使軍隊陷入人力不足的困境。德國目標是在二○二五年之前增加兩萬一千人。
德國還誓言,二○二四年之前要把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從百分之一點二提升至百分之一點五。
范德賴恩二十七日在媒體訪問中表示,目前德國軍隊有十八萬兩千名官兵,過去兩年增加了六千五百人,預計未來七年內要擴增至二十萬三千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律規定,德國軍隊官兵必須是德國人。
德國聯邦議院軍事監察使巴特斯(Hans-Peter Bartels)表示,招募歐盟公民已經算是「常態」,許多軍人早有雙重國籍或移民背景。
馮克媒體集團(Funke Mediengruppe)報導指出,目前德軍有九百多位外國公民擔任文職工作。
東西德統一後,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的官兵人數逐漸減少,從一九九○年的四十八萬六千人減至二○一五年的十六萬八千人。
因為冷戰結束後沒有感知軍事威脅,德國國防開支削減一直持續到二○一四年。
德國軍隊過去在科索沃和阿富汗扮演重要卻有限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角色,但之後國際局勢出現兩個關鍵發展,包括二○一三年伊斯蘭國(IS)在敘利亞攻城掠地,以及二○一四年俄國併吞原本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
十一月一份民調顯示,百分之四十三德國民眾認為有必要增加國防預算開支,比例高於二○一七年的百分之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