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小集》以愛驅除孤獨

李瑞騰 |2007.07.02
309觀看次
字級

二○○六年十月,我在南京參加學術活動,南大中文系劉俊教授介引江蘇文藝出版社編輯蔡曉妮小姐來會。蔡小姐負責一個名為「百合文庫」的書系,把台灣女性作家亦納編,首批有鐵凝、畢淑敏、張曉風和遲子建;她希望我協助聯繫琦君家屬,並編一本琦君的散文選。

那時距琦君之辭世已四月有餘,我正著手準備要編琦君的書信集,同時動念編琦君文學讀本。蔡小姐約的是精選集,比我構想中的「讀本」簡單,我想到可以為琦君做點事,答應試試看。

在獲得李唐基先生的惠允之後,我再度翻讀琦君散文集,初步決定以「情」字作為編選的核心理念,確定每篇作品的情感屬性,也就是親情、師情、友情、鄉情、文情、物情等。然而,就此編選出的量非常龐大,因此不得不重新調整編法,我保留琦君作品中最重要的親情(外公、父親、母親、妹妹、丈夫、兒子)、師情(從兒時啟蒙師到大學老師)和憶述文友之作(梁實秋、高陽等);同時為了想讓大陸讀者對琦君散文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我把琦君作為書名的二十餘篇散文作品依出版時序羅列出來,分成兩輯,並冠以「三更有夢」、「萬水千山」輯名,且在順序上置於本集之首。而為了幫助讀者對琦君的整體文學表現及其文學思維有所了解,我挑出琦君談文學寫作的數篇散文,包括〈我的筆名〉、〈四十年來的寫作〉以及她對散文、兒童詩、小說的看法的文章,置之集末,可以視為附錄。

換言之,我其實是以兩個理念來編這本散文集的,其一是把書名篇當代表作,這也不是沒道理的,我在琦君和出版社友人的來往書信中,強烈感受到她每次出書,在書名的斟酌上皆極用心,總以能扣住主旨為考量,我因此確信它們可以視為代表作;其二是選出琦君散文中重要類別之精品,如所周知,構成琦君生命特質的是親、師、友,她所特有的純厚和細膩,在這三類作中表現得最淋漓盡致。

在這個情況下,我無可避免地遺漏了空間屬性作品,亦即前述的鄉情之作。對於琦君來說,浙江永嘉、台灣、美東紐約和紐澤西分佔了她生命的三個時期,廣義來說都是「鄉」,而琦君也毫無保留地寫下了故鄉民情、台灣風情、旅美心情。這方面爾後合當另有一本選集。

《三更有夢書當枕》中有一篇〈愛與孤獨〉,從參加一對夫妻的結婚三十周年紀念酒會談到老夫老妻的相待之道,其中有「能體會孤獨的人才能愛」、「孤獨使心靈純化」、「以愛來驅除孤獨」等句子,無不指向永恆的愛如一粒晶瑩的珍珠之可貴。我在琦君的晚年有幸結識她和唐基先生,特能體會他們以愛驅除孤獨的晚境;唐基先生支持我在琦君任教過的台灣中央大學成立「琦君研究中心」,在琦君往生以後,獨守他們最後寓居的淡水高樓,整理琦君遺物,這正是琦君所說的「難解難分的恩情」啊,思之令人動容!

於是,我決定以「愛與孤獨」為書名,並且以〈愛與孤獨〉為本書的「代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