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台北市安和路、仁愛路等許多較大的路口,由於路幅太寬綠燈通行的秒數不夠長,對行動遲緩的長者而言,很容易造成意外。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交通部統計,去年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交通死亡事故,有一成七是未注意或未依規定穿越道路。交通部決定,今明兩年道路交通安全計畫,將安全過路口列為重點,未來將增設庇護島、增加行人綠燈秒數、減少穿越路口的步行距離,讓道路設計更友善高齡長輩。
日前有媒體報導高齡者的移動困境,包括常礙於行人號誌秒數不足及道路太寬,難以過完馬路,甚至因此害怕出門。專題引起各界廣大回響,交通部也擬計畫訂出相關配套措施。
交通部近年招聘義工擔任「路老師」,深入各縣市鄉鎮,向高齡者傳遞正確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昨舉辦「路老師」頒獎授證典禮。交通部道安委員會執祕謝銘鴻出席典禮時表示,台灣逐漸邁入高齡甚至超高齡社會,行政院頒布的二○一九年至二○二二年道路交通安全改進方案,指出規畫道路設施須考量高齡者需求。
謝銘鴻指出,未來將有三項友善高齡者的規畫,首先避免設計太寬的路口,減少步行時間;其次,目前路口小綠人秒數都以正常人步行時間換算,但高齡者步行速度慢,擬增加綠燈秒數,如原本十秒可延長為十二秒 ;另外,將借鏡國外在寬大馬路中間增設庇護島,讓步行高齡者短暫停留。
謝銘鴻說,將要求地方政府規畫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道安改善計畫,迎合高齡社會。各地方政府可先改善高齡者較常活動的據點,如公園及活動中心附近的路口,若需要補助,交通部都很樂意幫忙。
交通部表示,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風險居各年齡層首位,其中未注意或未依規定穿越道路,占高齡者死亡交通事故一成七。呼籲行人穿越路口時,應退後三步停等,防禦轉彎車的內輪差,時時注意轉彎車與駕駛人的視覺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