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午餐時間結束,全校各班的洗手台前、走廊圍欄旁,傳來此起彼落的刷牙聲,這是今年「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中唯一榮獲金質獎國中─嘉義縣朴子國中每天的盛況。短短二年內,朴子國中學生齲齒率從原本的六成降至約一成五。
衛福部及教育部自二○○二年簽署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今年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共頒發金質獎五所、銀質獎三十一所、銅質獎二十三所及推動嘉獎十八所,其中「金質獎」由新竹縣北埔國小、雲林縣廉使國小、嘉義縣菁埔國小、嘉義縣朴子國中及台南市新嘉國小獲得。
朴子國中是今年唯一榮獲金質獎的國中,據教育部去年資料顯示,全國國中生平均齲齒率為百分之三十二點九,朴子國中一○四學年度為百分之六十點三八、一○五學年度下降至百分之三十點七,到一○六學年度已降至百分之十四點九。
為何能在二年內將齲齒率降至全國平均值以下?朴子國中校長曾崇賢表示,學生大多來自漁業家庭,雙親忙於工作,影響孩子的口腔衛教觀念養成,導致高蛀牙率。因是女校,學生配合度高,三年前開始要求學生午餐後一定要刷牙,也邀請牙醫到校教導正確潔牙方式,同時在新生座談會中,向家長呼籲口腔保健的重要,並不定期家訪。
牙醫師出身的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在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頒獎典禮致詞時強調,「校長是推動健康行為的關鍵人物」,記得最初口腔保健宣導一直無法進入校園,但他邀請二百多名校長參與口腔保健衛教講座,很快地藉由各校長人脈,讓牙齒保健理念在全國校園漸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