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歡喜聽校長說故事。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校長們生動演繹小鴨。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大樹報導】「到底我是鴨子還是鱷魚呢?有誰可以告訴我?」二○一八國際書展暨蔬展博覽會,最受小朋友喜愛的「大樹下的故事屋」,昨日上午在佛陀紀念館犀牛區連續舉辦四場。
以《Guji Guji與三隻壞鱷魚》、三好故事系列「日行一善」及「最棒的綽號」為題材,十多位校長輪番上陣、粉墨登場說故事。高雄、台南、屏東等三十一所學校,共有超過一萬名的小朋友擠滿犀牛區草地,被高潮迭起故事吸引,掌聲、尖叫聲、歡樂聲,傳遍佛館。
繪本故事《Guji Guji與三隻壞鱷魚》,述說一隻有著鴨子臉、鱷魚身體的鱷魚鴨,成長過程遇種種困難,因有媽媽的關愛與姐姐的愛護,成功擊退全世界最壞的鱷魚侵襲。
溪埔國小退休校長張麗蘭強調,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不管孩子美或醜,都最關愛自己的子女。中山國小校長周淑蕙表示,故事透過歡樂、逗趣的橋段,讓孩子省思「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包容不同的人事物,以更寬廣視野看世界」。演出校長包括:龍目國小校長黃孝宗、大樹國小校長雲大維、九曲國小校長蕭速農、水寮國小校長黃淑珍、溪埔國小校長洪婉茹、興田國小校長吳孟珠、大樹國中校長王俊哲、溪埔國中校長王小芬。
三好故事系列「日行一善」,由台南南梓實小校長楊世安,帶領校方梓愛演劇團十一個學生演出「好心有好報」,描寫主角曾仕帥的校園生活。三種層次演出,從主角舉手之勞撿起鐵罐做環保與排解同學的紛爭;其次遇見老阿公暈倒在地,用「叫叫CABD」心肺復甦術,救活了阿公;最後,上課忘記帶課本,主角常幫同學解困,獲得好人緣,大家都願意借課本給他,獲讚「好心有好報」。
楊世安表示,做好事可以得到好報,例舉「天堂與地獄」故事,天堂的人樂於分享與協助,心存善念,因此都吃得到食物,就能獲得「好心有好報」的結果。
看見別人優點
心生智慧
第四場「最棒的綽號」,主角小白兔天生長相被譏笑為大腳丫、大暴牙、喇叭耳等綽號,讓小白兔心生煩惱。經奶奶提醒這些特徵都是長處,小白兔轉念發現自身優點,生起智慧,為動物朋友取「最棒的綽號」,最終牠也得到「棒棒兔」的美譽。
屏東泰山國小校長黃素英表示,小白兔反觀看見別人的優點,為狐狸取「智多星」、稱浣熊「小帥哥」、啄木鳥是「樹醫生」,得到好人緣,人際關係也變好。屏東新南國小校長陳淑惠提醒小朋友,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將「三好」運用生活,人緣變好,自己也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