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台灣社會的隱憂

執筆人:趙怡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2018.11.05
1577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趙怡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10月21日在宜蘭造成18人死亡、190人受傷的普悠瑪列車翻覆事件,連日來隨著受難者善後事宜的處理而漸漸離開大眾的視線。不論仍在調查中的肇事原因為何,這場車禍所帶來的血淚傷痕和慘痛教訓,都將留在全民的記憶中,永難磨滅。

車禍發生後,媒體針對責任的歸屬反應不一,但由於台鐵內部人員相互推諉卸責引發眾怒,輿論遂轉向為肇事列車的司機員打抱不平,反映出台灣社會抑強濟弱的群眾心理。不過,在議論紛紜中,有兩個關鍵要素被忽略了。

第一,是政府部門的態度倨傲。對於造成如此嚴重後果的交通事故,最需要負起政治責任的概屬交通部長,甚或行政院長,而這些高官們竟都置身於問責火線之外。在新聞畫面中,賴院長、吳部長非但了無愧色,未向國人謝罪,反而把矛頭向下,以「督察者」或「懲戒者」的姿態面對責難,充分流露出政府首長的傲慢與對行政倫理的不屑。回想民國61年間,日月潭發生學生畢業旅遊翻船慘劇,教育部長蔣彥士立刻引咎辭職以示負責,而其所創下的政務官典範,也在日後形成官場慣例。不過,相信在今朝新貴眼中,政府首長引咎辭職以全官箴的做法,根本是多此一舉,不值一顧的吧!

第二,是國營事業的運作堪慮。比對一下台鐵局長的記者會發言、副局長的立院答詢、司機員和調度員的供述以及不具名員工的爆料內容,簡直是各說各話,矛盾百出,足見台鐵內部的管理鬆散,紀律蕩然,在「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壟斷經營模式下,早已形諸一種閉塞而劣質的企業文化,以因循苟且為常態,盲目奉行「務虛」的形式主義。可恨的是,其所執掌的任務,卻是與萬千乘客性命攸關的大眾交通事業!經過這次人謀不臧所引起的禍事,人們難免對其他國營機構的營運產生同樣的疑慮。

普悠瑪慘劇發生數日後,我受邀到母校與大陸留台學生座談。早先就已備妥的講稿,係以滬居多年的親身經驗為根據,談談兩岸關係,同時也針對轉型階段的中國社會所面臨的障礙有所評論。我一直認為對岸的發展策略過於偏重硬體設施的「超英趕美」和經濟發展的「飛躍成長」,而在提升整體社會人文素養方面,一直無法齊頭並進,特別是一些受到普世認同的價值觀念,像個人與群眾、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尊重與共生,以及民主、自由、人權、環保、禮儀、秩序與效率等等,依然遭到漠視;另一方面,高度規管的政經社會體制,也一成不變地把國家利益與安全置於百姓福祉之上;在在使得迅猛崛起的大國,仍未能在世人的心目中樹立起文明進步的形象。

現場的大陸同學似乎頗能認同以上的批判論點,對於台灣公民社會的素質則表示高度肯定,如此一來,反倒令我心中忐忑,汗顏不已。畢竟,近年來危及公眾身家性命的重大災難事件層出不窮,已暴露出台灣行政系統的失能與公安防護機制的鬆動,至於向來被執政者「自我感覺良好」的民主政治體制,更在政客操弄、族群對立與意識形態掛帥下,現出難以修復的致命傷,而這些都是台灣人必須正視的社會隱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