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軍16日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大樓,建築遭嚴重破壞。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國防軍16日以保護敘利亞南部少數族裔德魯士人為由,連環轟炸敘國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大樓與總統府周邊區域,造成至少3人死亡。消息傳出後,美國緊急介入,以防事態擴大為區域衝突。敘利亞最終同意撤出在南部城市斯維達的軍隊,並與當地德魯士民兵達成新的停火協議。
綜合外媒報導,這場空襲的導火線起於斯威達市的德魯士人與貝都因人的宗教衝突。德魯士人信奉源自伊斯瑪儀派的德魯士教,貝都因人是信奉遜尼派的游牧民族。
敘利亞政府軍15日進駐德魯士人聚居的斯威達,聲稱是為了監督與德魯士領袖達成的前一份停火協議,但目擊者指出,政府軍與貝都因人聯手,在市內血腥攻擊德魯士戰士與平民。雙方互指對方率先毀約。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指出,自13日起,斯威達地區的暴力衝突已導致超過350人喪命。視德魯士為盟友的以色列連日協助打擊敘軍在斯威達的部隊。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16日警告,若敘軍不撤離斯威達,以色列將加大軍事行動力道。數小時後,大馬士革就傳出爆炸聲響。
以敘衝突 魯比歐稱是誤會
美國近來嘗試與敘利亞新政府建立外交聯繫,協助其重新融入國際社會。以軍空襲後,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6日表示,川普政府已與各方協調,目標是終結暴力衝突。
魯比歐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我們已就具體措施達成共識,將於今晚終結這令人不安與震驚的局勢。」他還將以敘最新衝突形容為「誤會」。
德魯士人是阿拉伯語系少數民族,活躍於敘利亞、黎巴嫩,和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敘利亞前總統阿塞德垮台後,以色列一直在與北部邊境的德魯士人接觸,並將自己定位為德魯士、阿拉維派等少數族群的保護者。
這場衝突以來,戈蘭高地的德魯士人據稱翻越圍籬想進入敘利亞,為斯威達的族人助陣。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6日公開對他們喊話:「我只有一個請求:你們是以色列公民,請不要越境。」
英媒:敘利亞政治格局脆弱
美國介入調停後,敘利亞臨時總統夏拉17日發表全國演說,承諾保護德魯士人的權利,並批評以色列想「破壞敘利亞人民團結」。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分析,這波暴力衝突突顯敘利亞戰後安全與政治格局的脆弱,夏拉試圖鞏固權力並整合各派系,但能否消弭多年內戰留下的裂痕,仍是未知數。以色列很可能會持續將敘國新政府視為安全威脅,並試圖拉攏被夏拉政府邊緣化的少數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