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2018.11.04 語音朗讀 31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游勝文老師 圖/人間社趙永祥教授 圖/人間社吳思達教授 圖/人間社慧倫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佛光山福慧家園「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系列講座,十月二十八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主題為「品味人生」。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主持,高雄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教授兼主任秘書吳思達,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趙永祥,及佛光山功德主游勝文共同與談,分享自己的人生品味。 慧倫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曾說「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這都是人生的實相,但也都是一時的假相;因為人生無常,所以大家應該理性而有智慧的看待人生的各種現象。另外,星雲大師也說:「悟,是從觀念的改變到生活品味的轉換;證,是從修行的體證到心佛契合的融和。」 游勝文認為「修行」非常重要,以佛法來淨化人心。所謂「修行」就是不斷的「練習」,希望能夠到達「一心不亂」。人生是由自己決定,曾經用五天半的時間將《金剛經》背下來。把握每一天「精進」修持做定課,自己誦經也影響家人,太太及三個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習慣誦經,成為「佛化家庭」。 游勝文提及安徽九華山有偈語「念佛念心心念佛、修行修性性修行」,奉為瑰寶。《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事不著相、不染著、不住心。蘇東坡曾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佛就在當下,就在心中,內心是永恆的快樂。眼見耳聞都是佛法,藉由誦經品出佛法的真諦,找到修行的方向,品出人生該去的地方。 吳思達分享自己人生的轉折點。二○○五年,家庭支柱的母親罹患胃癌,其間求神問卜,希望能找到挽救母親生命及減輕痛苦的方法,用盡各種辦法都束手無策,三個月後,母親往生了。但就在母親往生之際,一群佛光人幫忙助念,看見母親帶著微笑往生,經由母親的示現,吳思達看見佛法的力量。不久就皈依並加入佛光會,法名「自育」。 吳思達承擔做佛光會會長,覺得這是成就佛菩薩的起點,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凡承諾一件事,護持就會來,佛菩薩會做最好的安排。相信人生苦樂自己擔,自己的心就是化解的良藥。學佛後體悟到大師說「我是佛」的含意,是要我們發心立願,當下就是佛。把握人生品味期,以信仰及實踐人間佛教來提升品位。 趙永祥表示,以人間佛教的精神品味人生,用同理心待人,凡事以和為貴,學習大師「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的菩薩慈悲。將每一天都當做生命中最後一天,因為「我是佛」,所以用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以「三好、四給、五和」的精神和學生及同事分享,宣揚人間佛教的應世價值。 趙永祥說人生有四苦:「看不透、捨不得、輸不起、放不下。」而人生的實相是:「身體不堅、生命不久、財富不固、功名不實。」可用人間佛教來提升人生品味,做為豐富人生的一帖藥方。因為有人間佛教,人生就可以日日法喜、充滿希望。 慧倫法師以星雲大師的話勉勵人間佛教的實踐者:「要做同體的慈悲人,要做共生的地球人,要做明理的智慧人,要做有力的忍耐人,要做施捨的結緣人,要做清淨的修道人,要做歡喜的快樂人,要做融和的佛光人。」為品味人生做總結。 前一篇文章 【朗朗晴空】朝山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7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8【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09【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10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行者心】晒書節的溫暖邂逅【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朗朗晴空】無諍三昧【人間行者心】光明的路【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1 作者其他文章幽谷巨石獨木舟 都蘭奇景水上流【三好校園】台北市萬芳國小 勤播閱讀種子 點亮心燈台北.文山 登臨木柵訪貓空 純陽寶殿話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