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大變身 長灘島返璞歸真

 |2018.10.29
1379觀看次
字級
經過半年全面封島的陣痛,菲律賓觀光勝地長灘島二十六日重新開放,圖為男孩開心地在長灘島踢足球。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經過半年全面封島的暫別,菲律賓觀光勝地長灘島二十六日重開大門,但沙灘上的夜生活沒了、海上活動暫停了,政府希望這座燈紅酒綠的小島返璞歸真,朝「永續觀光」的目標邁進。

菲律賓政府為了追求永續觀光的目標,訂出許多新措施,包括:沙灘上不得飲食、亂丟垃圾、辦派對、表演火舞,也不准擺設桌椅和安裝電燈,水上及水下活動暫時禁止,島上不能出現賭場。

島上商家、旅館及渡假村也不得為消費者提供「單次性塑膠用品」,如塑膠袋、礦泉水瓶、拋棄式塑膠杯、塑膠梳、牙刷、塑膠吸管和保麗龍容器等。

為有效管控遊客人數,政府初步把島上旅館及渡假村的房間總數限制在六千至九千之間,遊客在碼頭就必須出示訂房證明,如果所訂旅館不在觀光部核准名單之內,遊客將被拒絕登島。

純粹晒太陽  看海景

如今在長灘島的沙灘上,能做的就是純粹享受晒太陽、看海景或放空。但遊客還是可以在室內辦派對,夜店只要不是開在沙灘上而且具隔音設備,一樣可以營業。

長灘島管理部門可望於十一月三日重新開放風帆船及跳島遊等水上活動,至於潛水則需等專家完成海底生態勘驗,才會決定是否開放。

封島六個月,島上的汙水排放以及垃圾處理獲得改善,沙灘更為白淨、海水更加清澈,長灘島上的D'mall商場已有八成商店營業,因封島而暫時離開的居民也回來了。二十六日第一階段開門迎賓,但是首日登島的觀光客只有三千零六十八人次,遠低於觀光部與環境部設定的一萬九千二百人次的許可量。

重新開島後的遊客以菲律賓人居多,其次是歐美人士,遊客靜靜地躺在沙灘上晒太陽或散步:「沙灘上很寧靜,只有海浪聲,我喜歡這樣」。

長灘島位於菲律賓中部,以長達四公里的細長「麵粉白沙灘」馳名,屢獲知名國際旅遊刊物好評,去年吸引逾二百萬人次造訪,全年觀光收益估計達五百六十億披索(約新台幣三百二十三億元)。

但遊客及外來就業人口的暴增,使得這座面積僅十點三二平方公里的小島環境急速惡化,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二月怒斥長灘島淪為「化糞池」,政府部門四月下旬起封島整頓。

杜特蒂政府鐵腕整治,已讓其他地方的旅遊業者開始自律,相關部門還考慮以後每年封島一個月,讓環境休養生息。菲國環境部長希瑪圖(Roy Cimatu)就說:「我們已經把長灘島變乾淨了,但要如何維持下去,就要看遊客的素質與態度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