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環保局昨表示,台中火力發電廠今年一至九月用煤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一百三十九萬噸。圖/中央社
今年入秋後,部分日子裡高雄地標85大樓快要「消失不見」,許多騎士戴口罩出門。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東北季風挾帶境外汙染物,雲林、嘉義前天空氣品質出現入秋首見的「褐爆」等級(健康威脅達緊急)。這波霾害會再持續三天,中南部空品恐都在對敏感族群有害的橘色警戒以上。近年空汙問題備受外界關注,政府也祭出不少策略,但各縣市空汙改善情況如何?
環保署長李應元上任後,宣示全國細懸浮微粒PM2.5紅害站次數(日平均濃度大於每立方公尺五十四微克),要比二○一五年減半,已於去年底達成。但根據環保署官方數據,全國去年PM2.5紅害站次數雖較二○一五年改善百分之七十三,但各縣市改善情況不一,有九縣市低於全國平均。
以南部空汙災區來看,高雄去年對照二○一五年的改善率僅百分之二十六,屏東甚至為百分之負十一,也就是屏東去年PM2.5紅害站次數比二○一五年還多。
再看今年截至九月的最新統計,高屏改善率已有提高;高雄今年前九個月對比二○一五年同期改善率百分之六十三,屏東也由負轉正,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
雲林、嘉義
入秋首見褐爆
不過,今年剛進入秋冬空汙季,以近日首波霾害襲台來看,中南部不少地區都達對所有族群有害的紅害等級,雲林麥寮和嘉義朴子甚至出現「褐爆」。今年全年改善情況是否好轉,有待今年秋冬考驗。
此外,北部今年目前PM2.5紅害站次數也比去年高;台北市去年全年為零次,今年前九個月已有五次;新北市去年一次,今年前九個月已七次;桃園市去年一次,今年前九個月也有六次。
環保署空保處長吳盛忠表示,中南部受地形影響,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位處逆風區,大氣不利擴散,汙染物易累積,導致這段時期PM2.5濃度是夏季兩倍多。
至於北部今年紅害站次數增加,吳盛忠表示,這不代表今年北部空品較差,風向、氣候條件等都會對空品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