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古生物學家二十五日在南美洲秘魯南部海岸,發現兩種三、四千萬年前的絕種企鵝完整化石,其中一種身型巨大,身高可達一百五十公分。這些化石証實這種廣受人們喜愛的可愛動物,很早就分布在接近赤道的地帶,推翻學界長久以來對企鵝演化分布時程、模式的假設。
學界以往認為,企鵝起初生活在南極以及紐西蘭這些寒冷地區,直到一千萬年前才往比較溫暖的低緯度地區遷徙,此時距離三千四百萬年前的全球冰河時期已十分遙遠。
美國自然科學以及古生物學者克拉克指出,雖然有些小型企鵝分布在赤道一帶,科學家仍認為企鵝是寒帶動物。「然而這批新化石年代可追溯到地球歷史上六千五百萬年間幾個最溫暖時期之一,證據顯示企鵝到低緯度地區的時間比先前估計的早了三千多萬年」。
第一種被發現的巨形企鵝Icadyptes salasi,高約一百五十二公分,有一個約十五公分又尖又長的鳥嘴,可用來刺捕魚類。另一種則稱為Perudyptes devriesi,這種企鵝大約生活在四千兩百萬年前,大小和現在分布在南極洲附近島嶼的國王企鵝相似,只有七十五公分到九十公分高。
此外,學界一般也認為遷移到溫暖地區的企鵝無需再保存熱量,體型因而逐漸演化變小,如今卻在離赤道不遠處發現個頭如此巨大的企鵝。論文作者特別指出,全球暖化之際,這項發現令人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