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長 編出精細竹藝品

 |2003.12.11
7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萬映儀宜蘭報導】在生活裡常看到陳列在美術館或其他大大小小的展覽會場,或在街頭的一些藝術品,欣賞之餘,不免會問,作者是如何創作這些藝術品的?在科技發達,生活現代化的今天,靠著傳統手藝編製出各式各樣工藝品維生的游清長,就是一位隨著創造及想像力,馳騁於手指間,作出精巧細緻,栩栩如生,讓人嘖嘖稱奇的工藝品創作者。
家住宜蘭頭城樸實憨直的游清長,因家境清貧,自幼和兄妹們隨著父親學習編製竹器販賣,幫忙賺取生活費,慢慢地,從事的人越來越多,他說當年全盛時期,工作的師傅就達四十人之多,形同家庭工場。隨著時代發展,僅靠手工編製維生,確實已經難以餬口,所以大家陸續的轉業改行,另謀出路。由於這是家族當年賴以維生的技能,游清長不捨放棄,在堅持的毅力下,走過數十寒暑的艱辛歲月,卻也成了宜蘭地區目前唯一尚在從事這項民間傳統手工編竹製品的技藝者。
每天開著馬達三輪車到北關休息站的游清長,僅靠著一只不銹鋼小刀片,將竹子表皮削下後,再以粗大的雙手將靈巧的構思,編製出象徵著宜蘭漁鄉生活的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作品,如古早式的嬰兒床、蓑衣、畚箕、菜籃、海馬、大草蝦、漁簍等,不但手工細緻,且都是早期生活中的物品用具,讓人看了總會發思古之幽情,憶起當年時代的點點滴滴。
游清長說,編製每一種藝品都得花上至少二小時以上,一天下來做不到幾個,在欣賞多買者少的情況,一天僅有區區百元的收入,遇到雨天時,就只能在家中做些大型竹藝品,如水果籃、大托盤等,雖然收入微薄僅能餬口度日,但是他仍堅持走下去,不願輕言放棄。
本文今天晚上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站www,cbs,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