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佛教寺院巡禮--柬埔寨國家象徵 吳哥窟

圖文提供/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 |2005.10.24
283觀看次
字級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意為「首都神廟」。位於柬埔寨(高棉)暹麗省首府暹麗市北方,面積小於吳哥城,故俗稱小吳哥。由高棉民族英雄蘇耶跋摩二世(約一一一二─一一五○年)創建,為吳哥時代鼎盛期最具代表建築,亦是高棉人民引以為傲的聖塔,塔之側影,今作為國家的象徵,圖案置於柬埔寨國旗上,一九九二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是高棉王國的古老都城,建於九世紀,完成於十三世紀,長達四百餘年歷史。此後吳哥長期湮沒,直到十六世紀法國統治期間,對吳哥作全面考察,使其藝術瑰寶重放異彩,歷經戰火,一九九三年再度重現於世。現存吳哥主要建築群包括吳哥城(大吳哥)、吳哥窟、巴肯寺、巴戎寺等,並有六百餘座建築群,散布在四十餘平方公里森林中,蔚為壯觀。

吳哥窟四周由一道長五點四公里、寬一百九十公尺寬廣河溝環繞保護,其主體結構用巨大紅砂岩壘築而成,中央為一座三層高台,台基面積達四萬餘平方公尺,三層台階均有石砌迴廊,廊壁、廊柱皆刻滿佛神、蔓草圖案浮雕,雕刻精美,裝飾細緻,圖樣多為印度史詩的內容。台上有五座階梯式的金字形高塔,呈四方形,中心高塔六十五公尺,其它四塔略低,乃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動用三十餘萬人力,費時三十五年竣工,論工程艱巨及精密度,即使今日科技亦非易事。

該窟除建築巧思外,其雕刻藝術堪稱一絕,可說集吳哥王朝藝術於一身。結合佛教、印度教及本土宗教,其間有五方佛、濕婆、神王等同時受到尊奉,展現藝術美學,可謂世界奇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