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表示,作為現代知識分子,應以「中華情、人文心、奉獻腦、世界觀」四個特質作為自我勉勵。圖╱人間社記者蘇少暘
【記者杜憲昌大樹報導】二○一八「第七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六日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主題「信仰與傳承」,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以「中華情、人文心、奉獻腦、世界觀」為題發表演說。期以佛陀「悲智願行」的核心價值,將人間佛教的精神與理念傳達世界各地會員,堅定信仰,持續累積生命能量,落實薪火相傳,實踐法水長流五大洲。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專程蒞臨現場,祝福大家吉祥、圓滿,並期許眾人一起努力,隨後與一千五百位會員代表合影留念。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何為應有的信仰?誠如星雲大師開示:「信仰就是生命,就是身心的依靠,以及我們的方向與目標。」只要有方向,只要看見了未來,就知道現在應該要做什麼。所需要傳承的,則是慈悲、智慧、道德與信仰,因為有了慈悲就沒有敵人,有了智慧就沒有煩惱。期使透過論壇,讓大家對主題有更清楚的認識,並得以實踐大師所說的「行佛」。
「時至二十一世紀,我們赫然驚覺,這世界已難找到英雄與典範,此刻的台灣也不例外。」高希均表示,台灣在全世界各項指標,多在二十多名之間,但距離可以做得很好的程度,仍多所不及,致使人民的心陷入空前不確定、不安全的狀態中,但幸賴世上還有人間佛教、還有正信的宗教團體,才使得台灣能夠和諧安定,人心得以獲得改善。
高希均表示,作為現代知識分子,應以「中華情、人文心、奉獻腦、世界觀」四個特質作為自我勉勵,「我們何其幸運,在全世界這麼多國家裡,中華文化、歷史、文明,是那麼悠久、深厚、廣泛又受人尊敬。」他以「中華情懷」概括上述特質,他認為,知識分子應該對其文化懷抱感情與自豪,而以人文心來引領國家社會走向文明。
高希均說,知識分子不僅應對個人的專業內行,同時也必須同時具備「專業」與「通識」的能力;更重要是有「同理心」,能夠設身處地,願意成人之美,如此才能發揮自己的專業、培育未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