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他的〈答許發運見寄〉中提及「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對瓊花和芍藥都很推崇。
芍藥還有很多別名,比如,將離草、多情花、沒骨花、殿春花、余容、犁食、黑牽夷……等等。
芍藥豔麗高貴,同時也是一種藥材,可說是入世卻也脫俗的名花。清代李時珍稱讚它:「芍藥,猶綽約也,綽約,美好貌。此花花容綽約,故以為名。」有內涵又有美色的植物,難怪贏得許多詩人的歡心,為它寫下醉人的詩篇!
《詩.鄭風.溱洧》中,提到「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古代男女交往,有互相贈送芍藥來表達相愛的習慣。
唐代詩人元稹有首〈紅芍藥〉的詩作,寫得精采生動:「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裡。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受露色低迷,向人嬌婀娜。酡顏醉後泣,小女妝成坐。豔豔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結植本為誰,賞心期在我。采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在他的筆下,紅色的芍藥紅得好似爐火,婀娜豔麗得跟珊瑚、彤雲、赤霞一樣,美得像個喝醉酒的少女,使得詩人萬分欣賞。
柳宗元的〈戲題階前芍藥〉也提到:「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夜窗藹芳氣,幽臥知相親……」同樣把芍藥寫得嬌媚可人。
宋代的秦觀寫〈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首作品被後人深深喜愛,有讀者評此詩,說既有自然美,又有情愛美、生活美,還混合了喜劇美和悲劇美,看來陶醉在詩人含蓄溫婉藝術手法之中的大有其人。
芍藥的花形集色、香、韻,歷代文人為它所作的讚頌不少。韓愈寫的〈芍藥詩〉,可說想像力豐富:「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製造了一種美不勝收的虛幻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