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曾有不少科學研究結果顯示,一天喝上一兩杯酒或許能對心臟產生一些有益的作用。但根據美國科學家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則表明,即使適量飲酒也會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
這項研究發現,對於年齡介於五十至六十歲之間的人來講,飲酒哪怕飲用量為輕度或中度,都能引起大腦的萎縮。研究人員說,長期酗酒會降低人的腦量,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長期以來人們並不清楚適度飲酒究竟會對大腦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前有些研究結果已表明,即使適量飲酒都會引起某些人發生中風。此外,也有研究證明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喝酒會使其大腦萎縮。
研究人員指出,當人上了年紀後,往往會改變其飲酒的習慣。所以,他們決定對六十五歲以下的老者的飲酒習慣及其對大腦的影響進行研究,於是挑選一千九百名年齡介於五十五歲與六十四歲之間老年人中的「年輕人」,並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其大腦腦量的變化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都不能避免對這些人的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周飲酒量在一杯和六杯之間的人,被視為輕度飲酒者,中度飲酒者則是一周飲用七杯以上。
根據磁共振成像檢查的結果,輕度和中度飲酒者在飲酒後的確會引起腦量的萎縮。研究還發現,這種情況不分男女,也不分種族。
研究人員強調,在他們之前已有研究表明,飲酒可能會影響腦量,但未能夠提供確鑿的證據;而這次的研究結果,不但證實了飲酒與大腦萎縮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證明,飲酒引起大腦萎縮的速度比以前想像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