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兩年陸客來台人次下滑,連帶影響國內住房率降低、觀光收入銳減,去年國旅也出現近五年首度負成長。旅遊業者逆勢操作,推出深度旅遊行程,主打「零件式」的客製化產品,轉為結合原鄉部落、地方文史組織,培養在地人解說,搶攻國內與港澳高端旅客。
根據觀光局統計,今年一至七月來台旅客,南韓減少百分之五點零四、港澳下滑四點六一,陸客雖增加二點四四,但外界預估隨著年底選舉接近,下半年陸客人次恐難有起色。隨著自由行成趨勢,學者屢次呼籲業者思考如何轉型,開發在地化行程。
旅遊業者近來陸續嘗試推出各項「零件式」產品行銷,有別於過去一條龍包裝產品,強調自由組合行程,交通、食宿、行程、當日票券等,可提供旅客自由選配,朝客製化方向,希望旅客自組親友、好友團,四到六人就能出發。
不過如何深入原鄉及在地組織,成為業者最大挑戰。業者指出,過去旅遊業者喜歡「景點」,推動深度旅遊更重要的是「在地」、「職人」,業者尋尋覓覓難以找到想要的,但政府手上有很多資源,卻不知道業者想要什麼,地方政府如何媒合與行銷成為關鍵。
觀光局長周永暉表示,符合小眾市場的客製化行程已逐漸成為旅遊趨勢,旅行社近兩年從過去例行性行程轉型到深入在地,已可看見成果,觀光局將協助旅行社、地接社更密切合作,並與航空業、雙鐵搭配串接。周永暉認為,港星馬是未來重點對象,也期盼旅行社推出更多一、兩日遊,讓來台自由行旅客搭配,也能帶動旅遊、旅館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