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周邊海漂垃圾嚴重,環團指部會機關缺乏橫向聯繫,且沒有統合資源,是問題難解的原因之一。環保署昨召開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會議,剛成立不久的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帶隊參加,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未來環保署、海保署以及漁業署將成立一個小組,共同治理海洋垃圾問題。
另外,「洋垃圾」昨也在會議中引發討論,詹順貴表示,針對進口廢塑膠,將有加嚴規定。若非製作成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須出具有實質需求的證明,否則不能進口塑膠廢料。
海漂垃圾多年未解,環保署為此成立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聯合多個環團共同討論,過去半年已開過五次會議。
昨天包括綠色和平、黑潮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參加,海保署也帶隊與會。
環團認為,海洋垃圾未明顯解決,最主要原因跟官方單位缺乏橫向聯繫,資源沒有重新整合有關。詹順貴表示,海洋廢棄物原本主管機關是環保署,海委會成立後,確實要進行橫向溝通與聯繫,昨已與海保署討論將成立一個小組進行海洋垃圾治理,也會邀漁業署共同參與,下次會議就會討論漁業廢棄物如保麗龍、魚網等,該如何從源頭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