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靖(文史工作者)
兩岸形勢正在變化,「後九二共識」呈現出的「和統」/「急獨」正持續攀升乃至惡化,後續甚難樂觀。最新且最鮮明的場景,就是由蔡英文總統主祭的九三軍人節忠烈祠秋祭,除了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從鏡頭中看不到自總統以下執政黨高官張口唱國歌。
首先要指出的是隨著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兩岸不確定感再次升高,大者如美國推出《台灣旅行法》,蔡英文願為美日印太戰略的「棋手」,高中歷史課綱加速去中國化。
北京也不遑多讓,軟硬兼施,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繼推出惠台政策以來,又加碼推出台胞居民居住證,幾乎等同國民待遇;硬的則有機艦繞台,兩年來拔除了台灣五個邦交國,還拔除了台中市東亞青運主辦權。
就在這些激變難測的日子裡,可以看到朝鮮半島情勢的反覆,中美貿易戰連串冒出火花,國內統獨消長也同步出現變化,轉而有更見激進者,民調則顯現對大陸抱有好感的正大幅提升,有的調查已趨近半數,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民調隨時可能出現變化,或不足為憑。但是前往大陸就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也有大幅成長,連大學院校的流浪教師和流浪博士也絡繹於途。就短期效應言,應可緩解少子化帶來的危機,甚至有助於私校轉型,但從長期看,這是台灣知識精英的流失,影響所及也意味著民間認知,正在重塑對大陸的刻板印象。
具有強烈對比的還有兩岸旅遊,新的統計指出:台客超過陸客一倍有餘,消費也遠高於陸客。連帶所及,今年暑假黃金期,恆春五星級旅館還得推出折扣。台灣知名旅館關燈或求售者比比皆是。另有統計數據指出,觀光外匯收入年減八百四十億元。這當然也反映出台灣經濟所以會陷於低迷的另一個側面,當然也是台灣和對岸較勁的結果。
更誇張的是大陸不收的洋垃圾,居然大舉犯台。台灣本就有垃圾回收問題,垃圾分類迄今還停留在「粗放」的階段。我們固然可以指責已開發國家處理垃圾以鄰為壑,但要害出在我們的廢棄物處理法有無明確的規範,又何以會大舉放行進不了大陸的洋垃圾,你丟我撿,不禁令人駭異台灣似在走回頭路,而且還不如對岸。
蔡英文或已感受到對岸直接訴求台灣人民的力道,對此,深綠更是大感焦慮,力推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這些出於台獨思考的危險動作,大有尋求統獨對決的態勢。
前些日子,對岸中央電視台以不少的時間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柯文哲會競選大位,這簡直是充滿政治訊息的動作,似更刺激了獨派,攔路要求柯文哲為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連署,除了刷存在感,更可視為「急獨」焦慮感的宣洩。
對照柯文哲的評論:「非常厭惡以暴力、脅迫或叫囂的方式,要求人家表達政治意見的手段。」這類描述等同指控民粹暴力,可以預料獨派和柯文哲勢將分道揚鑣,甚至會有更多衝撞。
此外,還可以推想柯文哲很清楚,必要和正名公投保持距離,這既是政治正確,也說明聰明如柯文哲者已充分認知兩岸情勢轉移及其消長的關鍵,並預言大陸會反制,甚至讓台灣無法參加東京奧運。
這也反映北京的「和統」和軟硬兼施已見奏效,若蔡英文無能制約獨派的危險動作,做好「安全閥」的工作,激盪「急獨」升溫,統獨之間大有可能提前對撞,即將到來的九合一選舉和公投將會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