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同時供奉佛教與道教神明,是「佛道同祀」古蹟廟宇。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每年農曆七月,全台各宮廟會忙著舉辦普度儀式,不過對同時擁有佛、道兩種宗教信仰的「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來說,除了會在舉辦中元普度儀式外,還會特別在地藏王菩薩聖誕期間舉辦盂蘭盆法會,藉此彰顯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情懷,同時也希望藉此傳承佛教及道教兩種不同的信仰文化,發揚佛、道共融精神。
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的「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不只是府城知名古廟,更因同時供奉佛教與道教兩種神明,是「佛道同祀」古蹟廟宇。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就是許多台南人從小到大俗稱的「大道公廟」,而創建於明永曆年間的大觀音亭,則原稱「觀音亭」,是台灣主祀觀音佛祖的重要古剎,因歷史悠久而擁有「台疆祖廟」美稱。興濟宮與大觀音亭兩間廟宇雖然分屬道教與佛教,但卻同祀一地,展現宗教共融精神,成為府城廟宇獨樹一格的信仰特色。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主任沈佳樺表示,為發揚與傳承道教與佛教兩種信仰文化,廟方每年農曆七月十二日舉行中元普度儀式後,會開始籌備盂蘭盆會,讓信眾報答累世父母的養育之恩,每年有數千名信眾報名參加,今年更有將近九千人共襄盛舉,盛況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