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蝶鎮 埔里打造蝴蝶森林公園

 |2018.09.05
172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南投訊】台灣蝴蝶種類逾四百五十種,而有「蝴蝶王國」之稱,其中南投縣埔里鎮就有二百五十種,享「蝶鎮」美名,但隨著棲地破壞、蝴蝶產業沒落,蝶況大不如前,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林務局規畫打造「埔里蝴蝶森林公園」。

新故鄉文化基金會指出,埔里鎮在六○年代號稱「蝴蝶鎮」,鎮民靠捕蝶為生,蝴蝶就像「會飛的鈔票」,是地方重要經濟,後因農耕、濫墾等因素棲地受損,蝶況銳減,加上外銷管道緊縮,產業沒落,蝴蝶也是失去關注,棲地破壞加劇。

直至八年前,新故鄉串連大埔里地區民眾再次重視蝴蝶,董事長廖嘉展說,讓蝴蝶重回每個埔里人心中,打造人、蝶和萬物共生共榮的生態城鎮,成為大家的共同目標,今年更在農委會林務局支持下,開啟「埔里蝴蝶森林公園」的建構理想。

近年已針對蝴蝶、螢火蟲等積極且持續從棲地營造、解說員培訓、蝴蝶生態旅遊推廣、文創產業、藝文展演等面向著手推動,有效將歷史脈絡和生態保育、文化產業等鏈結推廣,從觀光生態角度發展,盼讓世界從蝴蝶認識台灣。

新故鄉文化基金會今將在埔里紙教堂頒發通過初級和中級蝴蝶生態解說員認證書,且發表「埔里蝴蝶森林公園愛蝶護蝶」宣言,廖表示,透過宣示凝結公、私、產、學、保育、藝文等各界共識,同時種植蜜源食草植物,以行動為蝴蝶造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