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擁有】中轉裡的不捨

文/聶學劍 |2018.08.28
1314觀看次
字級

文/聶學劍

飯粒撒落在桌上,身為農民的父親,習慣放下飯碗,從容不迫地將筷子擺齊整,架在碗沿上,伸出拇指和食指,熟稔地捏合,準確無誤把那粒無辜的米揀起來,光明正大地填到嘴裡。然後,若無其事地端起飯碗,恢復吃喝。

所以,我在餐桌旁承襲了父親的位子後,也會對妻兒們耳提面命:「一粒米,從落進土壤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再輾轉來到我們的餐桌上,這是多大的緣分啊!」然而我的說教,只是讓兩個零零後的兒女埋頭吃飯,安靜片刻。然後,留下杯盤狼藉。

也就是十幾年前的光景吧,那時候父母健在,我們還是孩子。每次回鄉下老家,坐在類似於賓客的位置,用餐時除了連說帶笑之外,還不斷地批評父母,諸如剩飯剩菜一定要倒掉、餐後水果不能少等等,儼然就是回鄉宣導飲食科普的專家。

彷彿是輪迴,轉眼之間,我們坐到了父母的位子上,兒女們每次吃飯都要喊上幾遍,才懶洋洋地入座。收拾碗筷時最糾結,對於那些剩飯剩菜,有些不捨,那是我們親手烹製的「作品」,分明賣相姣好依舊,雖然半壁已被糟蹋。

就在這種糾結中,我們的工作流程是:把剩菜先集中到一個盤子裡,然後把剩飯再安排到另一只乾淨碗裡。這樣,主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刷鍋洗碗。經過這若干分鐘的中轉,心理獲得充分緩衝,最後,剩飯和剩菜還是倒進了垃圾桶……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惟艱。」一粒米、一根線,從小就被教導要敬惜珍愛,背後的含義,其實是尊重勞動;而我們常常是人到中年,才豁然明白,對微不足道的它們之所以不捨,更有道德修養上的訴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將剩飯剩菜中轉一番,盡管最後還是倒掉,這是小小的善念在剎那間閃現,是感恩,也是惜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