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夢陽
有陣子風災頻傳,蔬菜價格狂飆上漲,不僅一般小民吃不消,就連店家也難以承受。
我在北部工作,中午常到一間自助餐用餐,那陣子,老闆娘幾乎每天都喊著「青菜有夠貴,怎麼買得起」、「青菜再怎麼貴,還是得咬緊牙根給客人吃」之類的話。有幾天比較晚去,餐檯上還真的沒有青菜了,唯一比較近似的就只有馬鈴薯沙拉了。
相對於北部老闆娘的哀號,南部老家就幸福多了。除了雙親自己種植了一些青蔥、迷迭香之外,還有一位阿婆,每天會騎著載滿蔬菜的菜車來賣,每把菜不論種類、多寡,統統只賣十塊錢。爸媽說,阿婆家裡只剩她自己一人,平常靠著種菜、賣菜過活,附近鄰居都會跟她買,既能幫助人,又能吃到便宜、好吃的青菜。
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生病,阿婆為了生計,總是日復一日地在外面叫賣,無論客人買也好,沒買也罷,她都會向對方說聲「謝謝」。雖然阿婆年事已高,但對自己種的菜依然擁有高度的自信,掛在嘴上的不外乎是「尚青ㄟ」、「沒摻農藥」、「我自己種的」、「比外面的還好吃」,並能準確告知顧客各種蔬菜的特色,令人佩服。
十元的幸福蔬食,十多年來,依然維持十元,品質也有一定的保證。有幾次去阿婆菜園附近的公園打球,回程時看到阿婆正在採收,低著頭、彎著腰,好像在對這塊土地致上敬意。
回家後,看到阿婆來賣菜,我忍不住多買了幾把。結帳時,她向我鞠躬說謝謝,我趕緊回禮,跟她說:「阿婆,你身體要顧乎勇,這樣我們才能每天吃到妳種的菜。」她收了錢,微笑著向我說再見,接著又騎車繼續她的賣菜人生。
晚餐時,看到那用銅板價格買來的蔬菜,被母親做成一道又一道的佳餚,吃在嘴裡,幸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