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劇走紅的延禧宮近日湧入大量人潮,上圖為實際延禧宮內一角,下圖為劇照。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隨著宮鬥劇《延禧攻略》走紅,北京故宮內的「延禧宮」近期擁入大量人潮。但其實此處在清代時曾多次歷經大火,之後改建為西洋樓卻又未完工,讓不少參觀民眾到場才驚呼「怎麼長這樣」。
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與該劇相關的話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劇中女主角所居、位於北京故宮東六宮偏角的延禧宮,也成為了故宮熱門景點之一。但不少觀光客到了宮門前卻發現,整座宮殿並非如劇中景象,而是一座清末的「爛尾樓」。
根據公開資料,延禧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西元一四二○年),初名長壽宮,到清代才改名為延禧宮。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延禧宮因為曾經著火好幾次,末代皇帝溥儀就在延禧宮建了一個養魚池,後來又在養魚池上蓋了一棟西洋建築「靈沼軒」。但因當時戰亂頻傳、國庫空虛,隨後被迫停建。
陸媒日前引述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清史研究所講師宋瞳表示,影視劇和歷史要分開看待。清代史料少有記載嬪妃的事蹟,因此令懿皇貴妃有否住過延禧宮,沒有明確答案。
宋瞳表示,影視劇「屬於藝術範疇的東西,是一種文學創作」,「你不可能讓他們照歷史書去拍劇,也不可能讓我們用劇本去教歷史」,並強調這是兩個層面,要分開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