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右二)昨至台南仁德三爺宮溪視察,他表示會更加謙卑面對大自然挑戰。圖/鄭維真
【本報綜合報導】八二三強降雨南部縣市受災嚴重,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到雲嘉南及高雄縣市勘災時,對這次豪雨災情兩度道歉,指「所有檢討、責任由我一肩扛起,所有責難到我為止」。他希望藍、綠停止攻擊,一起投入救災,盡早解決各項問題,讓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強調,身為高官,最重同理心,災後大家不要政治口水,要有同理心。這要由政府高官開始做起,否則每次有事,民調就跟著掉。
賴清德到台南仁德區三爺宮溪排水系統視察表示,氣候變遷愈來愈嚴重,面臨的挑戰也更嚴峻,「我們只有更加謙卑面對大自然挑戰,從中學到教訓,以新的策略設法將傷害降至最低」。未來綜合治水應因時因地制宜,包括疏濬、建置滯洪池、分洪道等。
賴清德表示,政府未來會利用科學模擬可能面臨的挑戰,及早因應,並使用新產品例如組合式水閘門,以便工業區、沿岸民眾使用,降低淹水情形。
到高雄美濃勘災時,賴清德再度針對高雄出現淹水災情向民眾致歉,並表示,農委會已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淹水達五十公分,每戶約可領取二萬元現金救助。
應重視災民心聲
張善政表示,南部淹大水,中央與地方都有高官出來說話,內容卻飽受批評。先不論談話內容的正確性,「我要是災民,我會很不爽」,因為,好像第一時間沒人想到災民,都只先想到替自己撇清責任。
張善政說他若是災民會急著想知道,還要泡在水裡多久?水退後有沒有人可以幫忙善後?農作物災損有沒有補助?是如何補助?如何認定損失額度?要準備什麼證明?補助多久時間可以下來?這些消息,高官都不說,媒體也沒報,災民心裡更是七上八下。
張善政坦言,雨量超過防洪排水的設計容量,難免淹水。但是,排洪設施有沒有發揮效能?政府有沒有事先清除排水障礙?有沒有事先關好柵門?抽水馬達是否測試過確認都能運作?如預知雨量超過排洪設計容量,為什麼沒有淹水預告?因應水患,政府官員有沒有防範未周失職之處?
張善政說,超大雨量導致的淹水不能全怪政府,但是大家也不會相信政府完全是零責任。如果高官談話是依據上面這樣邏輯來表達,是不是責任比較清楚,大家比較可以接受,也不會淪落藍綠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