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緬甸克欽邦首府密支那市內的國家獨立英雄翁山將軍銅像,遭到不知名人士潑灑綠色油漆,銅像基座兩邊遭到破壞。
這座銅像,是由緬甸實質領袖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當地政府於二○一七年二月豎立,當時曾遭到克欽族人激烈反對。
事實上,緬甸地方政府近年來十分熱中於豎立翁山將軍銅像,「全民盟」政府雖然一直強調,這並非他們所推行的政策,但由於翁山將軍是翁山蘇姬的父親,還是難免瓜田李下之嫌。
許多議者都認為地方政府之所以不顧民意,執意要豎立翁山將軍銅像,當然是意欲討好翁山蘇姬,而翁山蘇姬在地方人民對豎立翁山將軍銅像有意見的情況下,不置一詞。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翁山將軍當年與緬甸少數民族領袖在一九四七年簽訂彬龍協議,最主要的精神,就是要實施聯邦制以及給予少數族裔平等地位,但翁山將軍同年遭刺殺身亡,之後緬甸又長期受到軍政府獨裁統治,是以翁山將軍的前述承諾,一直未能實現,也是造成少數族裔地區對居於多數的緬族,一直把持政權不滿的主要原因,緬甸也一直陷在中央政府幾乎完全無法控制少數族裔地區的困境裡。
現在,前述的問題尚未解決,但緬甸各地卻風起雲湧掀起豎立翁山將軍風潮,當然會引發少數族裔地區不滿,除了克欽邦之外,克倫邦、孟邦等地也都發生了抗議豎立翁山將軍銅像的示威事件,甚至引發了流血衝突。
緬甸少數族裔事務觀察家姆姆梭就指出:「豎立翁山將軍銅像不是不可以,但應該在沒有反對意見的地方,違反當地民意執意而行,完全沒有意義。」
「全民盟」人民院(下議院)議員摩金瑪也指出:「貫徹翁山將軍的精神,比豎立他的銅像來得更重要,如果我們只是繼續豎立他的銅像,但卻不實現彬龍協議的承諾,『全民盟』就將逐漸失去現有的支持,特別是在少數族裔地區。」
事實上,今年四月人民院進行孟邦昌中選區議席補選,「全民盟」就因為把當地一座橋梁以翁山將軍之名命名,而喪失了席位。
翁山蘇姬掌握大權之後,已經前後舉行了三次「彬龍會議」,可見她也意欲完成其父未竟之志,與少數族裔地區達成和解,並賦予同等權利,但豎立翁山將軍銅像之事,卻又正好反其道而行,讓人看不清她腦裡是什麼盤算。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