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中國史 不利台灣的未來

陳宜妗 |2018.08.13
1370觀看次
字級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

新課綱卻從史前舊石器時代到夏商周全消失,更大幅縮減中國史的內容,令家長感到失望和擔憂。

教育忽略中國史,如果我們的孩子問,祖先從哪裡來?歷史根源在哪?我們怎麼回答?如果課堂上講漢字的發展史,能不提到發現甲骨文嗎?孩子有知的權利,歷史無法隱藏,更無法篡改,更何況知識無國界,面對大陸強勢崛起,更要了解大陸古往今來的歷史淵源,不是嗎?如果孩子不能從學校教科書學到完整歷史知識,面對歷史斷層,一知半解,可能要借助課外書籍,或老師要開歷史補習班了,到時勢必增加學生和老師的負擔。

每個華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來源,歷史脈絡,就像那首歌唱的:「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脈搏。」

連綠營人士都爭先恐後到大陸尋根,陳水扁、游錫堃都千方百計託人到大陸找尋族譜,尋根祭祖,捐款蓋廟,呂秀蓮更踏上大陸的土地去尋根。追根溯源,是因為每個人都不想做失根的蘭花,所以找尋自身的文化歷史脈絡。

我們的根源來自五千年中華歷史文明,洋洋灑灑,不僅不能縮減,更要獨立成章。當孩子看歷史劇,卻搞不懂年代,看不懂劇情,我們的教育如果讓孩子知識如此貧瘠,孩子一旦缺乏中華文化歷史知識,也將缺乏競爭力,不利兩岸關係,更不利台灣的未來。

陳宜妗(台北市/研究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